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內市場萎縮 中國手機廠商爭奪美國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7-15 00: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雖然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了全球智慧手機最大的市場,但是隨著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在國內出現了6年來的首次下滑,中國手機廠商開始意識到需要向海外市場尋求新機會。

  華為消費者BG副總裁徐欽松就曾公開表示,美國市場對於華為手機業務來説非常重要,2015年華為將通過電商渠道開始進入美國公開市場。

  華為的競爭對手之一,中興在美國市場的佈局已趨成熟。

  “中興的目標是在2017年成為美國第三大手機製造商。”2015年7月14日中興通訊北美公司終端CEO程立新在紐約新品發佈會上對騰訊財經表示。

  當中國國內的智慧手機市場廝殺慘烈之際,中興另辟蹊徑在美國搶奪了一份屬於自己的市場。

  根據中興財報,2014年中興國際市場實現營業收入408.9億元人民幣,佔集團整體營業收入的50.2%。其中,美國市場佔據了中興整體營收的10%。中興成為美國市場表現最好的中國廠商,其出貨量和市場影響力遠遠超過其他國內廠商。

  程立新表示,相對其他國産品牌,中興拓展美國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技術創新和專利佈局,“其他品牌為什麼不敢來美國,因為美國尊重消費者,對專利非常嚴格。一旦被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裁決侵權就是産品下架的解決,但是中興遭遇的案子全贏了”。

  此次,中興在紐約公佈的新手機産品Axon定價為449.98美元。這款針對美國中産階級消費訴求設計的手機成為美國市場上第一款提供高保真音響的手機,也是中興在美國迄今為止發佈的價格最高的一款手機。

  渠道和專利是核心競爭力

  和中國市場不同,美國手機市場超過一半的銷售渠道被運營商壟斷。考慮到運營商對自身品牌聲譽的考量,往往對合作夥伴有嚴格的品質把控和品牌選擇。而中興之所以能成為唯一一家和美國主流運營商都有合作的國産手機品牌,其秘訣是技術創新和專利佈局。“渠道和專利佈局是中興開拓美國市場的核心競爭力。”程立新表示。

  其實,自1998年進入美國,中興並不是一帆風順,也曾交了不少學費。但在程立新看來,和其他手機品牌相比,中興端到端的技術優勢獲得運營商的信任。中興不僅僅會做終端、也會做系統,所以中興了解如何讓基站和手機之間去更好地去調適。“蘋果曾經有過發佈新品把運營商AT&T整個網路都搞癱瘓的案例,中興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除了以技術優勢獲得運營商信任之外,中興還通過專利佈局樹立市場地位。中興通訊曾連續5年穩居全球國際專利(PCT)申請全球前三名,也是中國唯一連續5年獲此榮譽的企業 。截至2014年12月,中興通訊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6萬件,其中超過90%為發明專利,累計全球專利已授權數量超過1.7萬件。比如,新發佈的Axon這一款手機就申請了57項專利。

  “其他品牌為什麼不敢來美國,因為美國尊重消費者,對專利非常嚴格。一旦被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裁決侵權就是産品下架的解決,但是中興遭遇的案子全贏了”。自2011年以來,美國數家公司連續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中興通訊提出“337調查”請求,企圖阻擋中興通訊在美國市場的擴張,但迄今為止,中興取得終裁四連勝。

   美國情報局調查不是世界末日

  然而,中美貿易摩擦也讓海外拓展的通信企業相對其他行業承擔了格外嚴格的監管審查和輿論壓力。2012年10月8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就曾經發佈報告稱,華為、中興被點名,稱涉嫌為中國情報部門提供了干預美國通信網路的機會。但是,三年之後,當華為在美國遭遇阻擊、手機銷量下滑之時,中興卻在美國開疆辟土。

  當被問及中興在美拓展如何處理美國監管和輿論壓力時,程立興坦言,美國情報委員會的調查不是世界末日,而上市公司的身份利於中興解除監管部門的疑惑。

  “首先,中興是個上市公司。股東和治理結構和美國公司相差無幾,也便於調查。當情報委員會來調查的時候,我們正好有個渠道和監管部門進行溝通。他們對什麼地方有困惑,我們就跟他們解釋。”

  程立新表示,任何公司到海外拓展都需要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商業習慣和文化習慣。除了最終當地法律,維護和本土的合作夥伴關係之外,中興還積極地參與當地社區發展和慈善活動,為當地創造就業,“中美兩個大國之間雖然有挑戰,但是合作的機會更大。中興的定位是成為中美經濟交往和跨文化交往的正能量的傳遞者”。

  自2007年在美國售出第一台手機到目前為止,中興在美國已經擁有2000萬消費群體,本地合作夥伴投資超過185.5億美元。程立新表示,“一個企業海外拓展代表中國的形象,不要把壞習慣帶到海外,不要看短期,要尊重當地的習慣來制定長期的戰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