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自家鐵牛”馳騁“現代農田”

  • 發佈時間:2015-07-29 07:36:04  來源:南昌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農民發明家周金保的“中國農機”夢

  □李慳 思維 振宇 記者 萬能

  夢想並非遙不可及,只要你敢想肯做!

  在向塘鎮有這樣一個熱愛發明的普通農民,他從小就對機械十分感興趣,多年來他刻苦鑽研,用自己的雙手製造出了集旋耕、收割、脫粒等功能為一體的農機,他就是向塘鎮合熂村農民周金保,他發明的立脫式脫粒“四收一旋”聯合收割機已獲得了三項國家專利,他的夢想還在延續。

  仲夏時節是南方稻田收割的季節,空氣中到處瀰漫著豐收的氣息。金色的浪花中,一台“鐵牛”突突前行,周金保坐鎮機器中央,遊刃有餘地操縱著這個“大玩具”,不一會兒成片的稻田只剩下整齊的稻梗。

  “這就是我的發明,雖然還是試驗品,但已經能幫鄉親們幹農活了。”61歲的周金保被太陽曬得黝黑,在他被汗水浸濕的鴨舌帽下,是一張燦爛的笑臉。看到記者前來,他便迫不及待地介紹起自己的發明。

  “這台機器旋耕、播種、收割、脫粒等功能都具備,還能根據工作類型拆換組件。與市面上的農機相比,我的機械在細節上更有優勢。”周金保介紹,普通收割脫粒機的割臺攪龍和排草口容易被秸稈堵塞,且割臺越長堵塞情況越嚴重,這會影響農業生産效率和農機使用壽命。周金保發明的機器在割臺上設置了切割裝置,在排草口安裝扒草器,這兩個獲得專利的特殊裝置能夠“防堵”,為生産長割臺、大體積、高效率的收割脫粒機提供技術支撐。

  周金保的另一項專利則是在脫粒技術上的創新嘗試。周金保説:“我機器上的脫粒器是立式的,這種新技術能讓脫粒完整谷粒率達到98%,進一步提升脫粒效率,減少穀物損失。”周金保一邊説,一邊演示,隨著機器轟鳴,一粒粒稻穀與莖桿、雜物分離開來。

  據了解,周金保從1996年就開始農機發明創造,已投入30多萬元。他家住在村裏一間不足百平方米的農房內,那裏既是住所,又是“工廠”。院子高處懸挂著起重滑輪,空地上則堆滿了各種從市場上淘來的農機零件,房間裏切割、焊接、打磨的工具隨處可見。

  “要搞好發明就要鑽研,但相對地會犧牲一些東西,甚至連身邊人也不理解。但我覺得這些犧牲很值得。現在我的發明得到了國家認可,就説明工夫沒白費。下一步,我準備再投一些錢把這台機器升級,再把零件精細打磨,同時增加一些新功能。”周金保説,他準備將3D列印技術用於零部件製造,並準備嘗試加長割臺,製造更大的農機。

  農業現代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製造2025……在採訪中,周金保還和記者聊了很多,而這些都離不開他心中的夢想。周金保説:“我國是農業大國,現在全國上下都在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我認為,農業現代化要有與之配套的農機現代化。而在市面上,我們使用的農機大部分是日産、德産,中國製造少見、少用。這麼多年,我搞這個發明,就是希望用自家的機器耕自家的田,讓中國製造的農機服務中國現代農業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