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走出“節水增糧”特色之路

  • 發佈時間:2015-07-29 01:33:23  來源: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我市充分利用沿黃灌區的水利資源,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農業,重點推廣膜下滴灌和壟膜溝灌兩大技術,不僅達到節水增糧、節水增效的效果,而且改善了生態環境、減少了生産成本。據悉,今年我市在五區實施12萬畝高效農田節水農作物。

  同時,我市加快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項目的實施,提高了灌溉能力和灌溉保證率。據市水務局統計,泵站更新改造項目實施5年來,我市已累計完成改善灌溉面積 15.65萬畝。

  乾旱地區實現水源可持續利用

  一提起榆中縣,很多人一下子會將乾旱與它聯繫起來。因為,缺水一直是榆中縣農業發展所面臨的一個瓶頸。“以前澆地比較麻煩,不管是用機井水還是用三電水都需要排隊,一茬小麥一共就澆兩次水,有時候排隊的人太多,輪到自己時,地都幹得不行了。”只要有人和榆中縣城關鎮分豁岔村的羅海紅提起灌溉,他總會樂呵呵的説,自從管道接通後,只要一開閥門,就可以澆地了,非常方便。

  7月20日,記者從榆中縣農牧局了解到,為緩解乾旱缺水、大水漫灌與農業生産用水難以保證的矛盾,榆中縣自2013年以來就開始推廣“高效節水灌溉”項目。這幾年通過對項目的實施,大力發展噴、滴灌為代表的高效農田節水技術,將過去澆地、泡地的灌水方式改變為根據作物類型適時適量地澆作物、浸潤作物根際環境的方式,引導農民轉變灌溉理念,減少水資源浪費,有效提高農業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記者了解到,在榆中縣,從高效節水灌溉農業中受益的菜農,不僅節省了人力、物力和時間,而且連肥料都澆到菜苗的根部,尤其是蔬菜大棚灌溉用水和肥料利用率高達95%,農藥的使用率卻降低了30%,蔬菜的品質和産量明顯提高,每一座大棚增收了500元至1500元。

  孟家山村是西固區近郊設施蔬菜示範區,主要以番茄、芹菜為主,為解決溫室蔬菜高溫高濕帶來的病蟲害普發和水資源短缺問題,這兩年以來,市區兩級農技部門重點以膜下滴灌高效節水技術推廣為主,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降低設施溫濕度,減輕了病蟲害,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和蔬菜生産效益。

  記者從市農研中心了解到,高效滴灌節水技術在孟家山推廣應用後,平均每畝設施實現節水200方以上,年産番茄達到5000公斤、芹菜3500公斤,總收入達到4.5至5萬元,充分凸顯了高效節水技術帶來的可觀經濟效益。

  5年累計完成灌溉面積15.65萬畝

  近年來,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項目的實施,提高了灌溉能力和灌溉保證率,對全市農業經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國家水利部的《全國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規劃》中,我市被列入更新改造的提灌工程有7處,105座泵站,水泵機組425台套,總裝機15.82萬千瓦,可研批復總投資96519.73萬元。截至2014年,已完成投資38579.24萬元,完成大型泵站更新改造33座。據統計,泵站更新改造項目實施5年來,我市已累計完成改善灌溉面積15.65萬畝,年平均節電約900萬度。

  同時,根據總規劃面積80萬畝的《蘭州市河西走廊國家級高效節水灌溉示範項目規劃》,我市加快了以引大灌區、永登莊浪河沿岸自流灌區和大通河沿岸自流灌區、紅古四個自流灌區、榆中五個灌區為依託的高效節水灌溉示範區建設,已實施完成了紅古湟惠渠灌區、永登西坪灌區、七里河彭家坪灌區和沈家嶺灌區、西固區達家臺灌區、榆中青電灌區、興隆灌區、皋蘭什川灌區等8個1至5萬畝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2013年至2015年計劃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5萬畝,

  總批復投資2.025億元。2014年已投資7134萬元實施完成高效節水示範項目3項,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5.15萬畝。2015年計劃投資1.382億元,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0萬畝,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5157萬元,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8萬畝。項目實施完成後,可年節水2000萬立方米。

  由於榆中縣近80%的用水量用於農田灌溉,因此,榆中縣大力實施高效節水灌溉示範項目,發展管灌、噴灌、滴灌面積,目前已走出一條特色之路。記者從榆中縣水務局獲悉,今年,該縣計劃投資3889.03萬元,實施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及2014年度高效節水灌溉示範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2400萬元,建成1萬立方米蓄水池2座,泵房2座,閘閥井450座,安裝管道50公里,工程計劃年底前完工。

  據悉,項目建成後,農灌可年節水量398萬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系數由現狀0.49提高到0.8左右,有效降低農民用水成本,增加農民收入,項目區受益農民年每人平均增收130元。為該縣農業發展提供了高效的灌溉用水保障,促進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的步伐。

  五區推廣12萬畝高效節水農作物

  為全面推進全市五區高效農田節水技術推廣工作,近日市農委制定《2015年蘭州五區高效農田節水技術推廣實施方案》,要求通過示範輻射帶動,實施12萬畝高效農田節水農作物。

  《方案》明確,今年蘭州市在紅古、七里河、西固、城關、安寧5區實施高效農田節水技術,涉及紅古鄉等25個鄉鎮(街道)、95個自然村、2.6萬農戶。主推以膜下滴灌及水肥一體化為主的節水、節肥技術和以壟膜溝灌為主的地膜覆蓋節水技術;試驗示範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物聯網自動控制節水技術。

  重點推廣壟膜溝灌和膜下滴灌兩大高效農田節水技術,其中壟膜溝灌技術主要在玉米、馬鈴薯、蔬菜、瓜類等作物上實施;膜下滴灌技術主要在瓜菜、果樹等效益高的作物上實施。通過示範輻射帶動,推廣面積達到12萬畝,其中壟膜溝灌10萬畝,膜下滴灌2萬畝(其中水肥一體化0.3萬畝),通過開展農田高效節水技術的示範推廣,應用膜下滴灌技術,畝節水150立方米至200立方米,畝節肥20%至30%左右,畝增收100元至200元;應用壟膜溝灌技術,畝節水80立方米至100立方米,畝增收60元至100元,使項目區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10%左右。

  《方案》要求,要圍繞水資源的高效利用,用好地表水,少用地下水,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壤水,減少每次灌水數量,適當增加灌水次數,降低農田灌水定額,形成覆蓋抑蒸、灌水與作物需水規律相吻合的灌區農田節水技術路線,提高單方水的經濟産出,實現由單一節水技術向綜合整合節水技術轉變,由單純工程節水向農藝、農機、工程節水相結合轉變,大力推廣節水新技術、新材料、新品種、新設備,進一步提高灌區現代農業技術水準。通過實施農業物聯網水肥一體化自動控制技術,確保灌溉、施肥按作物生長所需精確供給,節水、節肥、節省勞力,減少生産成本。

  同時,按照不同生態區域、作物類型,確定高效節水技術主推模式,把農田節水技術與測土配方施肥、節水抗旱品種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控、保護性耕作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區域優勢和種植作物,每區建立1至2個示範區,每個示範區面積不少於200畝,以點帶面,以示範區建設帶動全市灌區高效農田節水技術推廣。

節水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三川股份 12.43 7.16%
2 利歐股份 10.72 3.48%
3 新疆天業 6.35 1.93%
4 大禹節水 8.27 1.60%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大禹節水 8.27 1.60%
2 新疆天業 6.35 1.93%
3 利歐股份 10.72 3.48%
4 三川股份 12.43 7.16%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