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光明乳業“莫斯利安”三年掘金107億 是忽悠還是創新?

  • 發佈時間:2015-07-28 14:57: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保加利亞位於巴爾幹半島東南部,國土面積11萬平方公里。2012年之後,這個國家在中國民眾中的知名度陡然增高。這一年,光明乳業開始在全國力推“莫斯利安”酸奶。根據廣告描述,保加利亞某地出産的益生菌種是“長壽的秘密”,而“莫斯利安”正是採用了該種益生菌的常溫酸奶。

  廣告攻勢之下,“莫斯利安”名聲大噪,國內甚至出現前往保加利亞長壽村探密的旅遊節目。2012年之後,乳品行業面臨成本上升的嚴峻挑戰。在前任總經理郭本恒的帶領下,光明憑藉這款産品實現了銷售額的顯著增長。“莫斯利安”連續三年銷售額達107億元。然而在靚麗的財報背後,業界對於“莫斯利安”的疑問乃至指責從未中斷。産品層面上,常溫環境中失去活性的乳酸菌是否還具備保健功能被廣泛質疑;而從業務構架考量,“莫斯利安”改變了光明的收入結構、發展定位。2014年,光明乳業近34%的營收來源於這款爭議産品,這使得郭本恒在上任之初制定的“多元化”目標淪為空談。

  業內都想做常溫酸奶,但都沒光明這麼“敢”

  國內多位乳企人士向人民財經作出上述表態。

  東北農業大學霍貴成教授介紹,酸奶的保健功效主要源自兩點:一是乳製品的營養成分,二是活性乳酸菌的腸道保健功能。

  根據産品包裝上的配料列表,“莫斯利安”採用了常見的“保加利亞乳桿菌”。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這類菌株不耐高溫,在常溫下無法保持活性。人民財經比對市場上多款採用相同菌株的酸奶産品,其中主流産品均要求2- 6℃的低溫儲存以保持“保加利亞乳桿菌”的活性。

  不願具名的專家認為,常溫中失去活性的乳酸菌無法抵達人體腸道形成活性菌群,不能匹敵低溫酸奶通常具有的保健功能。而光明自身也並未回避産品是否含有活性乳酸菌的問題。在“莫斯利安”包裝上,光明按照國家標準要求,標注了這是一款經過“殺菌熱處理”的風味酸牛奶。

  業內認為,“常溫酸奶”的本質是一款具有酸奶口味的飲品。那麼光明“常溫酸奶”的産品名稱是否欠妥?目前實行的發酵乳國家標準GB19302-2010將“發酵乳”分類為發酵乳、酸乳、風味發酵乳、風味酸乳。該標準要求,酸奶中的乳酸菌含量不應低於1×106CFU/ml。然而對於“莫斯利安”這類經過殺菌熱處理的産品,國標已明確“對乳酸菌數不作要求”。

  即便如此,消費者在“莫斯利安”的配料表中依然可以看到“乳酸菌含量≧1×106CFU/ml”。為什麼國標中對經過殺菌熱處理的發酵乳乳酸菌數量不作要求,而光明依然標注乳酸菌含量?經過高溫殺菌,這些乳酸菌是否還保持活性?人民財經就相關問題致電光明乳業公共事業部,不過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應。對此,霍貴成教授表示,消費者享有知情權,“只要企業如實告知消費者,並且市場對其接納就可以”。

  參閱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公佈的數據,保加利亞的每人平均壽命(73.4歲)並不高於中國(73.5歲),也不高於希臘(79.9歲)、土耳其(76歲)等周邊國家。如果“長壽村的秘密”真的像光明宣傳的那樣,為何“墻內開花墻外香”?而光明依靠這個模棱兩可的“秘密”在2012年至2014年間共計掘金107億元。

  突破常溫,“莫斯利安”成為光明業績拐點

  2007年,郭本恒從乳業教母王佳芬手中接棒執掌光明。這一年,達能終止和光明15年的合作,光明的酸奶業務陷入危機。光明在酸奶業務線上被迫自立門戶。次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波及包括光明在內的多家乳品企業。

  光明的酸奶産品線的告急。同時,各種因素推動乳業成本陡然上升。郭本恒當時決定對光明原有的業務構架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

  在王佳芬時代,光明的優先方向是“聚焦新鮮”。這是一個讓業界和市場都很好理解的戰略。但“聚焦新鮮”的背後,是企業對於奶源地和全程冷鏈源源不斷地資金投入。利潤重壓之下,郭本恒提出了新的十六個字戰略,其中的關鍵就是“突破常溫”和“多元化”。

  “突破常溫”可以降低光明奶源成本、節省冷鏈支出,産品的銷售半徑也有效擴大。長江證券2014年發表的光明乳業個股研究報告指出,“莫斯利安”在全國下線城市及農村市場表現良好,由此帶來的渠道下沉有助於公司在相當長的時間快速增長。

  上述戰略佈局體現了郭本恒深諳乳品行業的成本秘密,對光明的短板瞭如指掌。有專家表示,郭本恒是國內公認的乳業權威,“對於常溫酸奶的本質,相信他是清楚的。”2009年,“莫斯利安”應運而生,光明並未從一開始就大張旗鼓地推廣。直到2010年3月,新的發酵乳國家標準GB19302-2010實行,將殺菌熱處理酸乳納入其中,光明才對“莫斯利安”進行行銷包裝,並作為高端産品向全國銷售。

  光明的這個決定讓競爭對手膛目結舌。一位乳企資深人士向人民財經坦言:“其他企業一直未敢跟進力推常溫酸奶,擔心不含活性乳酸菌的酸奶消費者不買賬。”幸運的是,業界的質疑並未形成聲浪;而在快消領域,消費者更容易受到聲勢浩大的廣告攻勢的影響。

  很快,“莫斯利安”幫助光明乳業實現營收轉折。常溫酸奶助力光明年營收站穩150億,並在2014年突破200億。“技術出生的人,也能成為行銷專家”。“莫斯利安”強勁的市場表現成為郭本恒最好的自證。光明上級主管部門亦將“莫斯利安”作為當地國企的創新案例,上海市經信委、國資委官網多次發文或轉載文章,介紹該産品的成功經驗。

  伴隨光明業績改善,財報披露郭本恒2011年稅前年薪為152.4萬元,同時還享有可觀的股權激勵

  “莫斯利安”是光明乳業的戰略勝利嗎?

  與郭本恒的“多元化”戰略相矛盾的是,“莫斯利安”熱賣導致光明乳業對其業績依賴逐年增加:2012年,這款産品銷售額16億元,約佔其全年營收的8.5%,2013年,該産品銷售額達到32.3億元,約佔全年營收的20%,2014年,這款産品的銷售額近60億元,約佔全年營收的34%。

  同行如何看待“常溫酸奶”的異軍突起?比對國內其他乳企年報可以發現,常溫酸奶並未被作為主流。多家乳品企業的2014年年報顯示,含有活性乳酸菌的低溫酸奶依然是企業的重點佈局。

  “常溫酸奶在國外不是主流,在國內其他企業中也不是主流”,不願具名的專家向人民財經稱:“當前酸奶的主流研發方向依然是尋找優秀的菌株,使活性益生菌可以更好地抵達腸道形成菌群,從而起到腸胃保健功能”。

  其他企業對常溫酸奶謹小慎微,唯獨光明對“莫斯利安”的倚重逐年增加。郭本恒接棒之初的光明尚是一家“聚焦新鮮”的傳統乳企。為了打破較為單一的産品線,郭本恒提出多元化的研發目標。從2007年上任到2015年“因涉嫌嚴重違法違紀被調查”,郭本恒用了8年時間追逐“多元化”。但尷尬的事實是,光明至今未擺脫對單一産品的依賴。只不過相較2007年,光明“翹腳”的産品從低溫鮮奶變成了“莫斯利安”。

  正是在光明倚重常溫酸奶的數年時間內,國內其他乳業巨頭在奶源、産業鏈、多元化研發上的佈局愈發清晰。僅從財報上看,競爭對手在液體奶、酸奶、乳飲料、奶粉等業務上展現出均衡發展的態勢。只有光明超過1/3的收入來自於“長壽村的秘密”這一款産品。

  郭本恒落馬之後,光明乳業在“莫斯利安”的驅動下將去往何處值得關注。

光明乳業(600597)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