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府危機干預是股市健康發展的應有之義

  • 發佈時間:2015-07-24 17: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安定梓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關於救市與否的討論不絕於耳。

  回顧近百年來的全球股市,經歷了風風雨雨。市場擁有自動調節功能,這就是通常所説的“看不見的手”,但是,市場不是萬能的,在特定情況下會失靈,這時就需要另一隻“看得見的手”發揮作用,即通過更精準有效的政府調控推動股市平穩向好。

  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市場自動調節和政府調控有效結合,才能為股市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從而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良好氛圍,為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打下堅實基礎。

  一、政府危機干預遵循了資本市場運作的歷史規律

  中信證券研究部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説,1987年10月19日,美國道瓊斯指數從開盤的2247.06 點下跌至 1738.74 點,當天下跌22.6%。危機當晚,美聯儲立即表態會全力保障市場流動性供應,同時與各主要國家共同降低利率,共同干預外匯市場以穩定美元匯率,使得這次“股災”並未演變成賣空的惡性迴圈。

  《政府對股市危機出手干預是國際慣例》介紹説,1963年日本股市重挫,投資信託基金大量解約,使得大和、山一及野村等三家證券公司爆發倒閉危機,此時,日本政府發動14家銀行與4家大型證券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共同證券基金,發動救市。

  《國際財經聚焦:有形與無形之手——全球資本市場治理鏡鑒》一文仲介紹,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在上世紀90年代東南亞金融危機中的入市干預被公認為成功案例,這樣的做法在當時面臨一定的輿論壓力。不過,多年以後香港做法的正確性得到確認。

  據了解,歐央行于2012年7月為保衛歐元時,也採取了果斷措施。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國政府通過一套漂亮的組合拳成功救市,緩解了市場恐慌情緒,穩定了市場和人心,推動股指上行,遵循並詮釋了這一歷史規律。

  二、專業人士和權威機構紛紛力挺政府危機干預

  考慮到近期的股市波動,我們相信中國經濟是強大的,基本面是良好的,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表示,中國的股市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市場。股市出現問題時,每個國家的政府都會干預,採取救市措施。中國政府的救市是沒問題的。

  在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看來,中國政府參照英美等國家的經驗進行干預,行動及時、力度適當,已達到制止市場恐慌、穩定市場的目標。

  從專業角度看,我們認為本次救市的必要性主要來自市場非理性下跌只能依靠外部力量來阻斷,金融風險正在撲面而來,金融安全面臨挑戰等方面,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分析道。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鋻於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嚴峻性,中國政府出重拳穩定股市理所當然,不如此不足以遏止“多米諾骨牌效應”。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和穆迪一致表示,股市危機沒有給中國經濟帶來不可避免的損失,經濟增長不會因此放緩。

  穆迪高度評價政府的救市措施,也就是中國抵抗這種不利情況的能力。

  三、多策並舉維護股市穩定健康發展

  從此次股市下行速度和個股下跌幅度來看,中國股市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有待解決。畢竟,如此劇烈的震蕩,顯然不利於市場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在技術層面,我們可以説,到此為止,這一輪動蕩已經基本結束了。但是,挑戰沒有結束。關鍵在股市基本穩定以後,金融監管部門怎麼採取下一步措施。包括干預措施的退出,包括對短期的效應和長期的制度安排的考量,也包括如何防範道德風險和加強股市風險教育等。但是,我們有充分的信心,中國的股市會健康地發展下去。”朱光耀説。

  《維護資本市場穩定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認為,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是一項戰略任務,支援境內外長期資金入市,培育和壯大機構投資者,適時啟動深港通、完善滬港通,積極穩妥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加強上市公司監管,鼓勵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等,都將進一步夯實市場發展基礎。

  朱光耀表示,中國需要從本輪股市動蕩中吸取經驗教訓。“監管存在錯配,這是一個真正的挑戰。在經歷了大漲大跌之後,我們需要向其他國家學習。”

  中國股市的發展並非一條坦途,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完善公開公正、反應靈敏的市場,遵循其發展規律,但與此同時,市場還存在其自身無法克服的種種問題,因此,有效的政府調控能夠緩解恐慌情緒,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為培育公開透明、長期健康發展的股市保駕護航。

  經歷過磨難,克服了困難,把握住機遇,中國股市必定能雨後見彩虹。(安定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