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藝術品交易、文化裝備成新亮點

  • 發佈時間:2015-07-24 16:31:1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夏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上海)基地坐落于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內。基地充分利用自貿區開放政策和功能優勢,為國內外文化企業提供國際展銷、國際採購、國際結算、進出口代理、保稅展示、保稅租賃、保稅倉儲、金融投資、商貿諮詢、政策研究、人才培訓等全方位的服務和支援。

  2011年,政府性公共服務平臺——“上海國際文化服務貿易平臺”被文化部正式命名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截至今年6月,基地已集聚了超過310家企業,年貿易規模達100億元。

  國家文化對外貿易基地、國家版權貿易基地、東方匯文國際文化服務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嵐説:“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可以把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作為一個平臺,拓展自己的業務。”

  藝術品交易成基地最大特色

  借助通關便利、跨區跨國調撥靈活及海外藝術機構資源集聚等系統優勢和功能特點,基地也為中華優秀藝術品輸出到海外提供便利和服務。自2013年建成並投入運營了全國首個藝術品保稅倉庫之後,藝術品保稅倉庫二期也正在建,屆時將成為全球面積最大、設施最先進的藝術品保稅倉儲中心,將極大提升自貿區文化貿易服務的體量、能級和影響,國際藝術品展示交易中心的一期展廳也將於今年投入使用。“目前從國外進入國內拍賣的藝術品,在拍賣後有多種選擇。買家可以完稅之後將藝術品從保稅倉取出,也可以在支付一些保存費用後,把藝術品留在保稅倉,等待二次交易或升值而不需要完稅;還有一種選擇是直接把藝術品運送出國。”馮嵐向記者介紹。

  保稅倉庫按藝術品儲存類別分別建有國畫區、油畫區、雕塑區和珍寶區等不同服務區域,同時配套為藝術品交易中心展示、交易等服務的藝術品影音中心。目前,保稅倉庫已服務了多家全球知名的拍賣行、藝術機構,如佳士得、蘇富比等(其中佳士得已在基地設立公司),國際上10大知名畫廊中的白立方、高古軒等,國內的龍美術館、觀復博物館、余得耀博物館等,截至今年上半年進出庫貨值已超過80億元。

  文化裝備産業成“第二抓手”

  “藝術品交易是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的一大特色,同時我們也在發展第二抓手。”馮嵐告訴記者。目前基地已與上海國際傳媒産業園文化裝備管理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把自貿區洋山保稅港區的上海國際文化裝備産業集聚區作為基地專項發展文化裝備的延伸點,拓展基地的文化裝備産業及相關業務,與諸如美國廣播電視展(NABShow)之類的國際頂尖裝備展會的合作已達成或正在商談協議,擴大基地作為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的影響力和輻射面,不斷強化和提升自貿區和基地的創新複製功能和溢出效應。

  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不僅與上海市的文化創意園區開展戰略合作,還與雲南、新疆等民族地區開展合作,共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與拓展,目前與“一帶一路”戰略相關的合作已全面啟動。

  今年正值南非“中國年”,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也將於下半年攜基地內企業赴南非進行交流對接,主要涉及影視、版權和設計等方面內容,同時還將在南非開設中國影展。“作為平臺,我們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總是站在務實的角度為企業提供服務,並非盲目選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發展,而是會結合企業需求。”馮嵐表示。據了解,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實行企業化運作,“我們相信這種服務是需要‘買票’,而不是靠‘贈票’去積累口碑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