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自貿區內中外藝術品加速流轉

  • 發佈時間:2015-07-20 11:17:25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陳夢澤  責任編輯:胡愛善

圖片作者:陳夢澤

  圖片作者:陳夢澤圖片説明:倉庫安保程度達博物館級別 本報記者 陳夢澤 攝

  無需備案無需3C認證,海關檢驗檢疫多項利好政策助力 自貿區內中外藝術品加速流轉

  借助上海自 貿區的政策優勢,將海外藝術品及文化藝術引入中國,同時打造中國藝術走出去的橋頭堡,這是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成立之初的願景。而近日密集推出的 海關、檢驗檢疫新政,正把政策優勢不斷擴大。業內人士表示,上述新政加速了中外藝術品在自貿區內外的流轉速度,為上海成為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打下基礎。

  簡化審批監管手續

  7月16日,上海市政府官網發佈公告指出,7月1日起,上海海關、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將在上海自貿區內簡化美術品審批及監管手續。這就意味著,藝術品自境外進出自貿區無需再備案,行政審批時間也可節省。

  海關新政規定,“開展美術品保稅倉儲的,在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境外之間進出貨物的備案環節,市文廣影視局不再核發批准文件,試驗區主管海關不再驗核 相關批准文件。”“這是最讓四個監管區內文化藝術企業感動的利好政策。”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負責人表示,自貿區成立後,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品機 構、藏家、企業等紛至杳來,希望借助自貿區的政策優勢將海外藝術品及文化藝術活動引進中國。但是在第一關就常常遇到阻礙——美術品的進出境備案需提供文廣 局的批文,而批文的申請需20個工作日。對於快速變換的文化藝術行業來説,等待的時間著實較長,很多情況下,策展人、買家、藝術家會在漫長的等待中改變主 意,更換展品或取消購買。

  貨物進出效率提高

  現在有了這一條新政,美術品的進出境效率大大提高。以位於 外高橋保稅區的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為例,交易中心代理的一家畫廊在法國、上海和泰國同時開展業務,三地的藝術品經常需要流通更換。原先藝術品的 進境從確認運輸到順利進境,需要至少20天,而現在,從海外空運到交易中心的藝術品保稅倉庫,至多不超過一週。

  此外,新政第6條規定, 市文廣影視局核發的批准文件在有效期內可一證多批使用,但最多不超過六批。一證多批次有多重要?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負責人説,如果一位客戶需從 海外進境100件藝術品,按上海自貿區海關原先的規定,一套報關單僅能有20個品名,按一單一證對應的原則,交易中心需幫助客戶將一批次的藝術品分為5批 次,向海關遞交5套進口申報材料,浪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成本,現在避免這一問題。

  進口無需3C認證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5月25日公佈,國家質檢總局已批復同意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進口文化藝術品整體或部分屬於CCC目錄産品的,給予無須辦理CCC認證的特殊監管貿易化便利措施。今後,上海自貿區內相關進口方憑藉藝術品的證明文件,就可直接向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報檢放行。

  記者了解到,由於藝術品具有較強的隨機性、創造性和觀賞性,除單價昂貴、數量稀少外,其組成部件往往就地取材、形式多樣,藝術家在創作時並未考慮産品性 能,很多甚至在藝術加工時就改變了原有結構和功能,導致無法獲得CCC認證。藝術品在出自貿區時也因此無法順利通關,長期滯留在區內直至最後放棄,被引入國內市場交易,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作為中國探索對外文化貿易的首塊“試驗田”,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服務於海內外多個美術館 與藝術品機構。其中有的機構收藏了大量國際裝置藝術,體型大的高度可達十米,然而由於有的使用了特殊創作材料,按照標準很難獲得CCC認證。這條新政實施 後,許多含有特殊材料的藝術品免除3C認證,客戶也不用再東奔西跑地收集認證所需的材料了,裝置藝術品進境瞬間變得方便快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