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圳人買壽險更傾向去香港

  • 發佈時間:2015-07-24 07:01:54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由友邦保險和《福布斯》中文版聯合研究發佈的《2015中國高凈值人群壽險市場白皮書》近日在深圳發佈,該白皮書是首份關於中國高凈值人群壽險市場的權威研究成果。報告稱,中國大陸的高凈值人群相對於海外成熟市場,年齡更輕,對未來財富增長的預期更好,他們大多數人為企業主。報告同時指出,中國高凈值人群的財富觀念正在發生改變:在實現財富保值和增值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高凈值人群開始考慮“財富保全”與“財富傳承”,而保險在這些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逐漸成為這個群體進行財富管理的重要金融工具。

  南方日報記者 譚冰梅

  高凈值人群多來自TMT行業

  《2015中國高凈值人群壽險市場白皮書》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高凈值人群的規模不斷擴大,他們掌握的私人可投資資産不斷膨脹。預計到2015年底,中國私人可投資資産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規模將達到112萬人,私人可投資資産總額將達到114.5萬億元。其中,中國私人可投資資産快速增長。2014年底中國私人可投資資産總額約為106.2萬億元,與2011年相比,三年間可投資資産總額增加了33.1萬億元,平均年增長率13.3%。2014年除現金、存款以外的金融資産增幅明顯,同比增長了32.0%,其中主要由股票、基金、債券等增長所帶動。預計2015年底,中國私人可投資資産總額將達到114.5萬億元。

  中國高凈值人群在最近幾年也呈快速增長趨勢,從2011年的51萬人到2014年的91萬人,以每年超過10萬人的數量遞增,且增長速度在加快。報告稱,預計到2015年底將達到112萬人。

  而中國大陸的高凈值人群相對於海外成熟市場,年齡更輕,對未來財富增長的預期更強。隨機調查的結果顯示,中國的高凈值人群性別差異不大,中青年是絕對主力。高凈值群體中,男女佔比分別為53.2%和46.8%,總體趨於平衡。創造財富的高凈值人群平均年齡為43歲,且有超過半數集中在30—49歲這個年齡段。

  這個群體裏,企業家是主體,金融貿易行業最熱門。企業主佔有最高的比例,其次是企業管理層和企業一般職員,前三者總佔比超過85%。金融和貿易穩居高凈值人群所處行業的前兩位,總佔比超過40%。

  《福布斯》中文版調研總監史國偉表示,“我們掌握的數據顯示,中青年已成為財富階層的中堅力量,他們在改變著中國財富的流動方向。”

  “高凈值人群從過去以中老年為主轉變為以中青年為主,這個趨勢在深圳也很明顯,原因是深圳作為一個創業之都,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來創業,特別是金融、科技、通信領域。”史國偉表示,“以TMT(即科技、媒體和通信)為代表的新型經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帶動私人財富的轉移。深圳的金融、科技都屬於支柱型産業,這些行業也在近十年來培育了不少高凈值人群。”

  更重視資産安全及財富傳承

  報告指出,高凈值人群的財富觀念也在發生改變。在實現財富保值和增值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高凈值人群開始考慮“財富保全”與“財富傳承”。

  白皮書的數據顯示,現金及存款、銀行理財産品佔據著高凈值人群財富管理工具的第一梯隊;傳統股票及房地産投資緊隨其後,同樣也得到了高凈值人群的青睞。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調查中有33.9%的受訪高凈值人群已運用壽險作為其財富管理工具,遠遠超過信託、黃金等貴金屬風險投資工具。

  友邦中國首席執行官蔡強指出,儘管高凈值人群的財富保全增值已擁有多樣化的手段,但壽險工具由於在“財富保全”與“財富傳承”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身價保障、資債隔離、定向傳承、尊貴醫療、品質養老等,已逐漸為高凈值人群所關注和重視。

  “財富傳承已進入這個群體的視野,而壽險是財富傳承中使用最多的工具。此外,現金及存款、投資性房産也是高凈值人群普遍使用的財富傳承工具。”蔡強這樣表示。

  報告分析指出,穩中求進是中國高凈值人士應對經濟發展趨緩的策略。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表示不願意為獲取鉅額收益而承擔高風險,中國高凈值人群越來越呈現出穩健的風險偏好。

  其中,高凈值人群最為擔心“意外風險”。“意外風險”、“個人健康風險”、“家人健康風險”是高凈值人群最為關注的三個方面,而對於“企業生存和經營風險”、“政策及法律法規變動帶來的風險”、“事業傳承風險”、“金融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等,高凈值人群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擔心。

  高凈值人群傾向香港購買保險

  報告指出,壽險在高凈值人群中的覆蓋率尚有提升空間。在此次調查中,超過六成的受訪人群已經購買了相應的壽險。其中,“是否滿足自己的需求”、“保障利益最好”和“保險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成為購買壽險最重要的三大因素。此外,增值服務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健康體檢類基礎服務最受高凈值人群的青睞。

  在已經購買相應壽險的高凈值家庭中,多數家庭持有多張壽險保單,人壽保單購買途徑多樣化。其中,有將近一半的家庭擁有3到5張保單。從購買渠道來看,行銷員與銀行是兩大最主要的壽險購買途徑,比例均超過四成,第三方理財顧問也佔有一定的比例。

  高凈值人群更傾向在境內還是境外購買保險?調查顯示,境內購買仍是主流,但呈現出一定的地域差異。整體上有逾八成的受訪者表示更願意在境內購買壽險,尤其是長三角地區及京津地區的比例明顯高於珠三角地區。對於這些區域的高凈值人群來説,選擇在國內購買壽險,主要是因為其“安全性更高”、“利益更有保障”以及“投保更加便捷”。

  不過,記者採訪獲悉,相較于長三角地區及京津地區,珠三角地區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跟港澳毗鄰,這個地區的不少高凈值人群逐漸傾向於到香港購買保險,該趨勢近幾年在深圳市場表現尤其突出。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究其原因,一是深圳等珠三角城市毗鄰港澳,不管是購買還是續保、理賠,都比內地方便;二是在相同的保費下,香港的保額更大,保障範圍也更廣,因此性價比相對更高;三是香港的法制完善,境外保險企業眾多,産品豐富,選擇面大,也擁有比較成熟的保險環境。

  此外,調查結果顯示,有近半數高凈值人群通過家人或朋友介紹獲取保險品牌資訊。“在網際網路時代,雖然資訊渠道多元化,但對於高凈值人群而言,‘口碑’依然是最有效的品牌傳播方式。”史國偉這樣指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