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益民服務是最直接的惠民生

  • 發佈時間:2015-07-24 05:52:5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積極探索“網際網路+”益民服務的運作路徑,通過乘法效應,讓網際網路益民服務更加便捷高效、高品質與個性化。各級政府要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做好規劃設計,學會用好雲平臺,並積極探索非敏感數據的開放機制,讓數據“活”起來,同時還應樹立起保護數據隱私和數據安全的意識

  日前出臺的《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將“網際網路+”益民服務,納入11個轉型升級任務迫切、融合創新特點明顯、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領域之中。

  “網際網路+”益民服務,此前已經有過一些探索實踐。今年上半年,國內多個城市向網際網路行業巨頭拋出橄欖枝,表達合作探索智慧城市新路徑的心願。支付寶上預約結婚、微信查詢違章記錄、手機候診提醒、手機充值公交卡……一系列益民服務類型讓人目不暇接。這些“網際網路+”益民服務主要體現在政務、醫療、教育、交通等方面,大多指向“老大難”問題。

  “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最大利好,在於它能夠匯集碎片資訊,對接互動各種需求。對於那些通過傳統渠道難以到達的資訊和難於整合的資源,網際網路的加入可産生強大的能量效應。而且,通過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公眾對社會管理服務能夠更廣泛地參與,政府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和公共政策的響應速度得以提高,公共服務的普惠水準能得以快速提升。

  不過,要把好事辦好,僅有熱情還不夠,還需要積極探索“網際網路+”益民服務的運作路徑,通過乘法效應,讓網際網路益民服務更加便捷高效、高品質與個性化。

  首先,益民服務的創新有賴於底層數據的打通,需要各級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做好規劃設計,學會用好雲平臺。在傳統智慧城市架構中,受限于各部門獨立IT系統之間難以互通,數據無法統一標準,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資訊孤島”。若能通過雲平臺支撐,一方面可以統一標準、全面匯集數據,真正發揮數據交叉整合産生的新價值;另一方面,雲的彈性可以讓政府具有動態數據的採集能力和海量數據的處理能力。

  其次,在數據匯集與整合後,各級管理部門還應探索非敏感數據的開放機制,允許公眾和企業進行查詢與應用,讓數據“活”起來。同時,還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探索數據定價機制,讓更多來自第三方的數據“活水”與來自政府的數據源匯成更大的河流。如果有足夠豐富的數據資源,更多的開發者將會進入益民服務領域,探索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促進“網際網路+”益民服務得到更好發展。

  除了開放之外,益民服務的提供者們還要樹立保護數據隱私和數據安全的意識。有人以“一面墻”到“多扇窗”來形容“網際網路+”帶來的安全形勢變化。“網際網路+”要求業務高度互聯互通,也意味著政府與企業內網和網際網路之間的邊界在變得模糊,像是在墻上打開了很多扇窗,也為網路攻擊提供了更多入口。同時,益民服務與老百姓的生老病死息息相關,涉及的又往往是核心數據。因此,“網際網路+”益民服務必須掌握好創新與安全之間的平衡點,通過搭建安全生態圈來聯防聯控,建立綜合防護體系。

  長遠來看,“網際網路+”益民服務將極大地推動政府“觸網”的力度與速度,而智慧城市的新面貌將直接作用於各行各業的轉型升級,並給老百姓帶來觸手可及的實惠。這正是發展“網際網路+”益民服務的根本意義所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