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給創新發展一個新支點

  • 發佈時間:2015-07-24 03:32:1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科技計劃是國家實施科技創新戰略和實現國家戰略目標的重要工具。為破除條塊分割、資源“碎片化”的痼疾,更好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國中央財政科技計劃體系正面臨著一次優化佈局的“大手術”。在科技計劃管理方面,歐美發達國家有什麼新動向?有什麼值得借鑒的經驗?本報特推出國外科技計劃管理專題,供讀者朋友參閱。

  近年來,世界科技日新月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各國在科技計劃的設立和管理方面呈現出一些新動向。

  在重要領域設立重大科技專項

  為抓住機遇,各國政府除了繼續執行以往的科技計劃外,還設立了一些重大科技專項,以通過科技進步來塑造新興産業,搶佔未來制高點。

  大數據計劃。大數據中蘊含的價值日益重要,數據被當成21世紀的戰略資源。在此背景下,美國2013年啟動了“大數據的研究和發展計劃”,投入2億美元開展大數據研究,提高從大量數字數據中訪問、組織、收集發現資訊的工具和技術水準。

  人腦計劃。針對人腦開展研究不僅有助於找到腦部疾病新療法,也有助於發展模擬人腦的新型計算技術。2013年1月底,歐盟將人腦項目選定為未來新興技術旗艦項目之一,計劃在未來10年耗資10億歐元,創建一個資訊通訊技術平臺整合系統,具體包括神經資訊學平臺、腦模擬平臺、高性能計算平臺、醫學資訊學平臺、神經形態計算平臺以及神經機器人平臺,以此來認識、診斷和治療腦部疾病,並開發未來計算技術。

  精準醫學計劃。精準醫學是考慮個體基因、環境和生活方式差異的創新型疾病預防與治療方法,它將帶來一場新的醫療革命,並深刻影響未來醫療模式。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5年國情咨文中宣佈將精準醫學計劃提上日程。

  先進製造計劃。以智慧、綠色、服務為主要特徵的先進製造技術,將對傳統的製造業生産組織模式産生革命性的影響。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先進製造領域紛紛設立科技計劃,以期通過相關技術的研發提升本國製造業的價值。美國政府2011年啟動先進製造夥伴計劃,提出了四大任務。德國政府把“工業4.0”確定為十大未來項目之一,投入資金2億歐元。

  設立技術創新中心計劃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科技成果實現商業化的週期也日趨縮短。實踐表明,科學水準高的國家不一定經濟實力強,其主要原因是科技成果沒能有效地轉化為現實生産力。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後,各國對科技支撐經濟發展的要求更加強烈,採取各種舉措促進技術商業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舉措是實施技術創新中心計劃,即在重要的技術領域設立技術創新中心,促進前沿技術的開發和商業化,培育新興産業。

  英國技術戰略委員會(現在的英國創新署)2010年投入2億多英鎊設立技術創新中心,于2011—2015年建立7家技術創新中心,涉及高價值製造、細胞療法、海上風能、衛星應用、互聯數字經濟、未來城市、交通系統等領域。美國在能源領域已經建成了5個創新中心,在先進製造領域要建設一個由多家創新中心組成的“國家製造業創新網路”,當前已經建成增材製造等多家創新中心。

  技術創新中心是在政府強有力的干預下成立、由新設或依託原有非營利機構牽頭組織運作、政産學研廣泛參與的公私聯盟。技術創新中心聚焦技術商業化“死亡谷”,實現科學研究與産業發展的有機對接。其主要任務是在技術成長的道路上,對技術進行篩選、整合、培育,在研究與技術商業化之間建立起橋梁,實現經濟和社會價值。

  技術創新中心的研究經費來源於多種渠道,通常分為“核心公共資金”和“競爭性資金”兩大類型,由政府和企業共同承擔。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創新中心的比例還將大部分由私營部門和其他渠道保障。

   通過公私合作促進科技創新

  除了技術創新中心之外,很多國家還設立或者正在考慮設立技術創新類計劃,鼓勵企業或者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承擔科研項目,以便把科研成果儘快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美國1990年啟動的“先進技術計劃”(ATP)屬於一種典型的技術創新類計劃。該計劃由政府向企業或企業與科研機構聯合體提供資金,通過與産業界共同分擔研究費用,幫助美國企業開發能夠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新技術,扶持技術的創新與産業化,推動美國經濟的增長。實踐表明,先進技術計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它産生了巨大的經濟回報,政府對27項ATP項目投資為6030萬美元,所産生的收入卻超過了6億美元,從而使公共投資的回報達到了10:1。

  産業創新類科技計劃重點支援的是可能産生巨大經濟效益和價值的應用研究和前沿技術,因此,其項目承擔主體以企業為主,且企業要承擔部分項目經費,是公私合作共同促進創新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美國技術創新計劃的承擔主體是企業,單個企業可以單獨承擔,也可以是多家企業以合作研發的方式共同承擔。美國技術創新計劃對企業的資助金額不得超過項目總費用的50%,對單一企業的研究計劃,最長不超過3年,總金額不得超過300萬美元;對合作研發企業的研究計劃,最長不超過5年,總金額不得超過900萬美元。歐盟聯合技術促進計劃的承擔主體也是企業,企業根據産業發展需求結成利益夥伴提出項目申請,歐盟聯合技術促進計劃對企業的資助力度也不超過項目總經費的50%。

  前沿研究計劃的項目遴選方式更加靈活

  科技計劃項目一般採取同行評議的方式來進行遴選。而一些前沿研究和技術計劃則傾向於採取更為靈活的項目遴選方式,如美國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的項目經理負責制或者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非共識項目。

  項目經理負責制。美國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的目標在於開發最前沿的革命性軍事技術,確保美國的科技領先地位。DARPA的項目經理對項目擁有全面的控制權和空前的靈活性,包括尋找項目、制定項目前景、管理所有採購和財政事務、雇傭和組織人員、尋求合作方、制定短期和長期的工作進程、協調資源和關係等。在前沿研究方面,網際網路、隱形戰機、衛星定位等革命性的成果都是DARPA資助引領的創新。當前,DARPA的項目經理負責制受到了一些計劃的採用,如美國2007年成立能源高級研究計劃署(ARPA-E)。日本也計劃借鑒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的做法,設立創新性研發支援計劃,從長遠角度出發選定影響較大的創新性研究課題。

  非共識項目的管理。為了不錯過這些創新性強的項目,不讓他們在一般的同行評議的過程中被槍斃,一些國家設立了非共識項目,強調創新性,弱化可行性、前期基礎等標準,允許失敗,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小額探索基金(SGER)、快速反應研究基金(RAPID)。NSF和NIH對非共識項目的評審標準都是在其通用標準的基礎上,加強對創新性和潛在影響的考核,從非共識的特性出發評出綜合得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