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蒙古一對夫婦“被貸款”10年 徵信受損聲討農信社

  • 發佈時間:2015-07-23 20:5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呼和浩特7月23日電(尚虹波) 自己既沒有出面貸款,又沒有親自簽字,可名下卻多了一筆發生在十年前的貸款,且産生了不良徵信記錄。23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居民白銀忠向中新網記者反映他和妻子的遭遇。

  白銀忠介紹,近些年來他一直在托克托縣當地做生意,期間也曾經向當地農村信用社辦理過貸款業務,均按時還款,從未有過違約賴賬的事件。今年1月初,他在向銀行申請一筆貸款時,卻被拒絕,原因是他有不良的徵信記錄。

  在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他查詢到,原來在2004年和2005年,他本人及妻子分別有向當地農村信用社貸款的記錄,貸款金額分別為1萬元。由於未能及時還款,二人的徵信都受到了影響。

  在今年5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出具的“個人信用報告”中記者看到,內蒙古托克托縣農村商業銀行(原托克托縣農村信用社)2004年11月21日向白銀忠發放1萬元個人消費貸款,2006年8月到期。截至2015年4月,餘額3千元。最近5年內有20個月處於逾期狀態;內蒙古托克托縣農村商業銀行2005年1月26日向陳霞霞(白銀忠的妻子)發放1萬元個人消費貸款,2005年9月到期。但該筆貸款一直未還款。

  為了查明此事,白銀忠找到托克托縣農村商業銀行,該銀行的工作人員給他找出了這兩筆貸款的借款憑據。原始憑據中顯示,白銀忠和妻子都辦理過貸款,都有個人簽字和指紋,同時也有擔保人、信貸員、審核人簽字等。

  “信貸員和擔保人我都不認識,我想知道是誰用了我的身份資訊貸了款,農村信用社的貸款程式為什麼這樣不嚴謹?”白銀忠説。

  針對此事,記者聯繫了托克托縣農村商業銀行,該行法律顧問王海介紹,農信社是在2015年才上了人民銀行的徵信系統,白銀忠曾就個人徵信受損一事找到托克托縣農村商業銀行,要求銀行查明此事緣由,為其恢復個人徵信,並賠償因徵信不良對其造成的影響和損失。但托克托縣農商行給予的解決方案是讓真正拿到貸款的人抓緊還錢,幫助白銀忠及他的妻子儘快恢復徵信,至於賠償,則要走法律程式。

  “白銀忠的身份證是讓一個奶站的站長借上,向農村信用社申請了貸款,後來該筆款項給了兩個奶戶。這兩個人已經在最近把錢還了。”王海介紹了托克托縣農商行的調查結果,並強調這件事當中根本不存在農村信用社員工冒用農戶名義貸款的事情,而白銀忠跟這個奶站的站長是朋友,當時借用白銀忠身份證貸款的事情白銀忠知情。記者追要這個奶站站長的聯繫方式,王海沒有提供。

  對於10年前托克托縣農村信用社“粗放”的放貸方式,王海也坦言,“按現在觀點看當時程式是有點瑕疵,但當時看就是那樣,能保證農民貸款。”

  “我們現在也想積極解決白銀忠個人徵信受損這個問題,只要他本人帶著證件來找我們,半個月之內肯定給他恢復徵信。”托克托縣農商行辦公室吳姓主任稱。

  對於當地農商行的調查結果及解決方案白銀忠並不認可,他表示一定會為自己受損的名譽及損失討要一個公道。(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