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濰坊外貿 逆勢而上

  • 發佈時間:2015-07-23 15:31:1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朱蘇琴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跨國投資持續減弱,外需更顯不足,開放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全國的外貿進出口呈現了下滑調整趨勢。在錯綜複雜的形勢下,濰坊市的對外貿易卻實現逆勢較快增長,完成進出口總額90.2億美元,同比增長6.3%,外貿進出口總量首次躍居山東省前三甲。

  記者:上半年,濰坊市的外貿進出口以6.3%的增長幅度大幅高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準。您能否談一談濰坊市在推動外貿進出口穩增長方面都採取了哪些創新舉措?

  白衛明:濰坊市的外貿進出口工作,同全國和省內兄弟城市一樣,今年以來遇到了不小困難和挑戰。回顧今年以來的外貿工作,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宣講落實政策。今年1月份,濰坊外貿進出口同比下降了4.1%,環比下降11.4%。面對嚴峻形勢,自2月下旬開始,全市統一啟動了“大走訪、大宣講、大服務”活動,商務、財政、國稅、海關、檢驗檢疫、外匯管理、貿促會、中信保、綜合保稅區等單位組成政策宣講團,針對外貿企業普遍關心的外貿實務和支援政策進行輔導培訓,併發放了5000多冊《對外貿易發展政策選編》等材料。

  二是調整商品結構。用好國家、省、市外經貿發展基金,優先支援高附加值出口集群企業創建出口基地、建設共性平臺,帶動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引導企業抓住國際原材料價格大跌的機遇擴大進口,燃料油、塑膠、化工、鐵礦砂、橡膠等資源類商品進口。

  三是建設載體平臺。今年以來,舉辦了四期中東、非洲、歐洲和北美捆綁行銷業務對接會,以境外機構、企業為依託,建設海外市場開拓“橋頭堡”,輻射歐盟和北非的濰坊(葡萄牙)經貿中心已正式掛牌運營。

  以“網際網路+外貿”為引領,建立了外經貿綜合服務平臺和大數據後臺,加強資訊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拓展外貿增長的新渠道、新領域、新空間。支援發展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小微外貿企業提供報檢通關及物流保險等所有服務,構建了小微企業做外貿的平臺。

  建設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服務平臺、國際採購電商交易平臺、食品和農産品電商平臺,中國食品谷在全國率先創建了優質安全農産品食品電商模式。

  四是破解制約瓶頸。加強與中信保的戰略合作,通過企業拿一塊、信保降一塊、財政補一塊的方式,支援449家外貿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支援外貿出口額13.5億美元、帶動銀行辦理保單融資1.78億美元,扭轉了中小微外貿企業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被動局面。

  記者:利用外資是開放型經濟的另一大重要指標。今年上半年,濰坊市實際到賬外資以14.8%的增長幅度高於全省平均水準。您認為濰坊市在哪些方面吸引著外商投資發展呢?

  白衛明:外資工作是開放發展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我們通過四個方面來吸引、利用外資。

  一是全面推進精準招商。市裏統一聘請畢馬威、安永等國際知名機構對相關産業進行診斷分析,對每個行業都形成了診斷報告,這為擴大設備、技術和資金引進到來很大機遇。按照全市産業發展重點,調整完善了客商資訊庫、編制了産業招商地圖,並有針對性地選擇包裝100個重點招商項目,由專業化招商隊伍跟進對接推動。今年以來,多次派出招商小分隊,到北京、上海、濟南、青島等地拜訪外國政府領事館、行業協會和大機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推介對接了一批項目,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二是深挖增資擴股潛力。我們通過問卷調查、調研座談、現場辦公等途徑發現和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堅定外商追加投資擴大經營的信心。可喜的是,已在濰坊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投資意願增強,馬來西亞石油公司、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印度博拉集團今年已增資到賬6500萬美元,隨後還有一批項目將擴産投資。

  三是加快推進外資並購。實踐證明,外資並購是利用外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全球約三分之二的跨國投資是通過並購完成的。我們把外資並購作為一個重點,持續不斷地加大推動力度,支援企業以股權換投資,舍得拿出資産出讓給境內外戰略投資夥伴。在這方面我們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山東金億機械公司與德國克拉斯集團“聯姻”,以97.3%的股權換取了4587萬美元投資,德方派出生産、行銷、採購、品質、技術等管理團隊進駐,在新産品開發、産品整合、資源配置等方面逐步改造、深度合作。以這種方式引進外資,能夠快速引入領軍企業的資本、技術、人才和管理模式等要素資源,能直接帶動現有企業技術和管理水準有效提升。

  四是深化與大企業大機構的合作。目前,我們已與商務部投資促進局、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等大機構達成合作,發揮這些機構的渠道、網路及資訊資源優勢,合作共建中韓倉儲物流産業園、中韓健康養生産業園、中韓京畿道産業園等國別産業園區。

  同時,我們還支援企業攀大引強,與世界500強及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建立投資貿易合作,借助他們的渠道開拓國際市場。豪邁集團就是在與國內外大企業的貿易合作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20家世界500強或行業領軍企業的合作夥伴。

  記者:濰坊在加快“引進來”的同時,“走出去”工作也接連取得好成績,濰柴的跨國並購等項目在業界形成了不小影響。請問,濰坊在支援企業“走出去”方面都有哪些做法?

  白衛明:今年以來,我們積極跟進國家“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戰略,突出行銷渠道構建、能源資源開發、優勢産能轉移、跨國研發合作、海外承包勞務等重點,引導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優化資源配置、佈局産業鏈條、提升國際化水準。

  加快在“一帶一路”國家的海外工業園建設進度,推動企業協助配套、抱團發展。我們將國內特色化園區建設發展的模式引入到海外投資項目,以龍頭企業為依託,加快建設了柬埔寨(山東)工業園、非洲(烏干達)工業園、山東聖山南亞工業園等三個海外工業園區。

  推進一批跨國並購和研發合作項目。這方面的代表企業,就是你剛才提到的濰柴集團。濰柴集團在收購了法國博杜安公司後,又並購了義大利法拉帝公司,參股了德國凱傲集團和林德液壓,迅速獲取了這些國際知名企業所掌控的品牌、技術、人才資源和海外行銷服務網路,跨國經營水準進一步提高。

  支援企業擴大承包勞務、建設海外行銷網路。我們支援企業與央企、省企等大企業合作,借船出海承攬國際工程承包項目。同時,發揮濰坊的現有企業優勢,鼓勵建築、設計、諮詢、勘探等優勢企業承攬海外業務。同時,積極支援企業設立海外行銷和售後服務網點,貼近目標國家拓展市場份額。上半年,全市新批設立的20個境外投資項目中,包括在南韓、阿聯酋、柬埔寨、衣索比亞等國家的海外行銷網點項目13個。

  引導企業積極防範走出去風險。我們在支援企業加快“走出去”的同時,還注重引導企業強化風險意識,使“走出去”的企業“能走下去”。上半年,我們已組織開展2次“走出去”業務培訓,就國家“走出去”戰略支援政策、企業“走出去”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當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趨勢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我們還支援中信保等機構為企業開展跨國經營提供風險評估、投資諮詢、法律援助等服務。全市走出去公共資訊服務平臺正在建設,將為走出去企業和個人提供及時有效的政策引導、資訊服務。

  記者:從山東省商務廳了解到,濰坊市的開發區工作做得不錯,在體制機制創新、市場化建設等方面走在了前列。今年,國務院出臺了促進經開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濰坊市將在哪些方面推動開發區轉型發展呢?

  白衛明:開發區是開放、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對承載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適應和引領經濟轉型新常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開發區工作方面,我們將抓好四個重點。

  一是推進科技化。發揮全市各開發區已建成6個科技孵化器、81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88個技術研究中心、22個工程實驗室等優勢,年內建成全市開發區科技創新協同平臺,2018年前每個開發區均建成創業服務中心和科技創新平臺,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孵化、産業化。

  二是推進國際化。在開發區外貿、外資均已超過全市60%佔比的基礎上,支援各開發區股權並購、增資擴股、境外上市、綠地投資“四位一體”加快引進外資,支援以飛地經濟、聯合共建、委託管理等方式建設北美産業園、中韓養生産業園、歐洲國家4.0工業園等中外合作産業園區。推動各開發區率先打造國際服務倣真環境。

  三是推進生態化。接下來我們將探索按行業標準管理環境容量的新模式,對開發區企業實施分階段逐步加嚴的環境排放標準,騰出的環境容量優先保障用於開發區高端高效和綠色環保項目。

  四是推進法治化。推行清單制度管理,各開發區年內制定並公佈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服務清單、收費清單“四張清單”。支援各開發區推行大部門制,整合執法主體,探索設立統一綜合執法機構。2016年底前均建成市場主體信用資訊公示平臺,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格局。(朱蘇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