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産手機深陷"價格戰"零售終端利潤受擠壓

  • 發佈時間:2015-07-22 02:29:43  來源: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有數據顯示,中國智慧手機市場2015年第一季度銷售總量為1.1億部左右,同比下滑3.7%。這是過去6年來,中國智慧手機市場首次季度同比出現下滑。出貨量和上市機型放緩都釋放出一個信號,國內手機市場漸趨飽和,需求不再旺盛。有業內人士預測,今年的市場增長預計是個位數,國內市場上各大品牌之間的競爭將非常激烈,今年下半年,國産手機將進入大淘汰。這樣的“價格戰”對普通消費者來説也許是件好事,但對於國産手機企業及零售終端商家而言卻是件頭疼事兒。

  國産機線上普降200到300元

  “6·18”電商年中大促雖然已經過去一月有餘,但是借著余溫,國內手機廠商又推出了一波暑期降價,主要集中在2000元以下的中低端機型。

  記者注意到,從6月29日開始,小米官網上,小米note的價格從2299元降至1999元,此前,小米4的價格已經從1699元降到1499元,紅米2A從599元降到499元,甚至一度將小米note64G版的價格下調300元,降至2499元。

  由此産生的連鎖反應則是,小米的友商魅族,MX4和MX4Pro也都直降了300元,16GB版本調整售價後分別為1499元和1999元。華為跟風將榮耀6降至1499元,酷派大神也將X7降至1499元。於是,1499元便成了中端旗艦機的標配價格,距離上一個標簽“1999元”又是500元的跨度。

  一個月之內,小米、華為、魅族等國産手機品牌的旗艦機普降了200到300元,連低端機都下血本調價100元左右。有消息稱,紅米2A降價半天后就銷售了20萬台。

  而對於為何國産手機紛紛走進降價“怪圈”的原因,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現在國産手機廠商享有的資源是差不多的,供應鏈越來越透明,大家的手機配置都差不多,沒有特色。一旦一家發出降價信號,其他手機廠商不得不跟著降價。

  “蘋果”熱銷國産高端機市場失守

  2014年是國産手機頗為驕傲的一年,而這個驕傲最主要的標誌就是國産手機在銷量上擊敗了三星和蘋果,並成為拉動全球智慧手機增長的中堅。但進入到今年,隨著蘋果iPhone6的熱銷,中國手機市場反而成為全球手機市場增長放緩的主要誘因。

  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預測,今年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整體增速將繼續放緩,全球智慧手機銷量增速將由去年的27.6%收窄至11.3%。而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增速放緩的部分原因是中國智慧手機市場日趨飽和,2015年成為中國智慧手機銷量增速(2.5%)低於全球市場的首個年份。

  從IDC的統計看,今年第一季度,在排名前5的廠商中,蘋果、小米、華為均為正增長,其同比增長率分別為62.1%、42.3%和39.7%。而另外兩家廠商三星和聯想為負增長,同比下滑為53%和22.1%。從增減幅度看,蘋果和三星均處在榜首,在某種程度上,這兩家企業的增減對於整個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的增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業內人士認為,從蘋果和三星的旗艦機價格接近、蘋果iPhone6近50%左右的用戶來自Android手機用戶看,即便是在中國市場,三星損失的大部分市場份額也應該是被蘋果奪走了,“但誰都清楚,蘋果奪走的這部分市場,幾乎與國內手機廠商沒有什麼關係。”該業內人士如是説,“實際上第一季度蘋果在依靠價值驅動令三星市場份額下滑的同時,國內廠商在以價格驅動爭奪市場份額中也未能體現出充分的競爭力。恐怕這才是第一季度中國智慧手機市場首次負增長的真正原因。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國內手機廠商要想繼續保持出貨量的增長,或者説保持出貨量增長的動力恢復,唯有降價至可以促進出貨量增長的價格點。”

  不理性競爭加劇“價格戰”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內手機産業及廠商間的不理性競爭及部分廠商偏資本層面的運作也是刺激高端手機價格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最典型的就是今年樂視打著“讓用戶變得更聰明、更理性,不為硬體溢價買單”的旗號,公佈手機BOM(物料清單)價格的做法。對此,聯想集團CEO楊元慶稱:“這些不理性的做法,其實是讓競爭更加劇烈。”

  某國內手機相關負責人則認為,對於國內廠商而言,所謂競爭更激烈無非就是降價、降價再降價,上半年國産旗艦機從1999元降至1499元就是明證。不過如果按照樂視公佈的BOM價格衡量的話,不能説這些旗艦機降價後就一定會虧,但較之前1999元的價格,其盈利空間勢必大幅縮小。這無疑讓國內手機廠商利用旗艦機獲得更高應收和利潤及體現手機價值的初衷落空。試想一下,連底價都公佈了,其他廠商能不降價嘛,不過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內手機廠商均缺乏在高端機市場獲利途徑之一的品牌溢價能力。

  “像樂視這樣打著成本價銷售手機的企業幾乎都是以‘生態之名行資本之事’的企業,因為這些企業靠生態掙錢不知猴年馬月,最現實的是可以借此不斷從資本市場拉來投資以填虧空而已。這種‘周瑜打黃蓋’的模式倒也無可厚非,只是長此下去,將會讓其他多是靠手機本身盈利的手機廠商及以此為基礎構成的中國智慧手機産業,永遠處在價格驅動而沒有品牌溢價的價值驅動中,進而極大削弱相關廠商和中國智慧手機産業的創新熱情和創新力。”

  零售終端微利保本

  在蘭州最大的數位商品聚集地——廣武門手機賣場,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當下賣得最好的還是華為和小米的手機,除了華為榮耀有幾款機型缺貨外,其他機型基本都有現貨。

  “現在我們賣華為的手機還有點小錢賺,賣小米手機基本沒什麼錢賺。”一位手機零售商告訴記者。

  記者發現,雖然線下渠道還沒有被線上渠道價格戰所波及,但線下的溢價空間明顯縮小。去年一直很緊俏的華為mate7,高峰時期高配版可以賣到5000多元,現線上下降到3600元左右,甚至比官網定價還低了99元。還有幾款暢銷機型,比如榮耀6Plus、榮耀暢玩4X,線下店家出價都只比官網高100元左右,小米note更是與官網定價相同。

  做了多年手機渠道代理商的華先生分析認為,“線上降價對線下渠道的影響不會馬上顯現,春節過後到9月份之前都是手機的淡季,下半段時間的出貨量基本是上半段的2倍,所以手機廠商可能想通過價格戰跑量。”

  他認為,價格戰對線下渠道的傷害很大,“現線上下渠道對小米手機興趣在下降,利潤空間小。總體而言,線下最多能加價50到100元,像蘇寧、國美這種大渠道,賺五六個點的利潤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國産手機價格的下降也直接影響到“黃牛黨”的利益空間。“以前是喝湯,現在是喝洗鍋水了。”王先生感慨道,他是“小黃牛”中的一員,他們賺的就是差價。一些散戶、學生黨線上搶到手機之後,他會以高於原價幾十元到上百元的價格收貨,把貨收回來之後,上家大黃牛再以更高的價格購買他手中的貨。但今夕不同往日,輕輕鬆鬆就能撈油水的日子,對他而言,已一去不復返。

  以前靠小米就能賺得盆滿缽盈,現在小米、榮耀、魅族三駕齊驅也沒能改變王先生收入下滑的現狀,他一度洗手不幹。短暫“休業”之後,他決定換個模式,不再收別人的貨,而是自己搶。“我把要搶的手機轉換成淘寶客的連結,然後用自己專門買的搶購軟體搶單,最終賺的是返利的錢。”

  開放購買,無利可圖,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基本不碰高端機型,經他手的單子清一色均為千元機,包括紅米2A、紅米note、榮耀4C等。“這樣沒有太大的走量壓力,最近價格戰打得厲害,幾款手機賺得都差不多”,王先生把最新的手機報價單拿給記者,記者發現,排在報價單最前面的依舊是小米手機,魅藍note官網售價799元,收購價是873元;榮耀4C官網售價同是799元,但是收購價卻高達955元。華為高收購價的原因是,“華為卡單子厲害,同一個收貨地址根本不發貨。”王先生説自己有一批貨就這樣被扣下來了。

  “以前一台機子至少賺30元,現在這個差價已經算多的了。搞手機就是在走量,沒量根本沒收入。黃牛時代已經過去了。”王先生感慨道。 記者劉超實習生蒲苗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