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尾礦庫變身“花果山”

  • 發佈時間:2015-07-21 06:14:5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溝裏花一片,山上園連園;上山不走山,大道繞山轉,科學管護林園壯,畝産效益能上萬……”日前,在河北省臨城縣趙莊鄉南溝村,蘋果種植大戶安喜貴開著小轎車哼著曲兒沿著寬敞的水泥路向山上果園奔去。

  站在山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蘋果樹、板栗樹和核桃樹綠意盎然。“你別看現在這些‘山’上長滿了果樹,可在幾年前,這些可都是選礦留下的尾礦庫。”安喜貴説,如今,這些尾礦庫變成了他們增收致富的“花果山”。

  南溝村位於太行山深處,鐵礦資源豐富,為擺脫貧困,南溝人將目光鎖定在開發鐵礦上。“開礦最火那些年,村裏幾乎所有的男勞力都在礦上幹活,選礦設備晝夜不停,尾礦渣堆成了山。”安喜貴説,南溝人沾採礦的光也吃採礦虧,儘管通過開礦人們的腰包鼓了,但礦業垃圾堆積成山,不僅給村裏埋下了最大的安全隱患,也使生態環境大不如前:颳風時,尾礦砂滿天飛;下雨時,渾水順著山溝往下流。

  “沒有好的生態環境,錢掙得再多,群眾也不覺得幸福!”村黨支部書記安小群説,為改變這種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南溝村下定決心進行轉型,在逐年減少採礦,並全面停止礦山開採的同時,大力整治生態環境,拉開了治礦、治山,美化家園的序幕。曾經堆積如山的尾礦經過固堤、覆土、引水、栽樹變成了“花果山”;曾經採礦留下的荒崗禿坡經過開溝、換土、引水、植樹重新披綠裝。

  南溝是一個老舊村莊,150多戶人家長期散居在三四里長的河谷中,佔用了過多的耕地,特別是遇到雨洪災害,大家就因居住地過低而心驚膽戰。村集體啟動了新民居建設計劃,先後投資600萬元進行新民居建設,經過3年奮戰,絕大多數群眾住上了兩戶一體、獨門獨院的二層小樓。村集體又將騰退置換出的土地進行綠化建設,使得全村綠化面積有了較大增加。安小群説,經過努力,南溝村的森林覆蓋率超過了90%。如今,南溝村的“山”建成了“花果山”,南溝村的“溝”全部變成了“經濟溝”,去年南溝村全部林果業的收入超過了1000萬元。

  在大力發展林果業的同時,南溝人還吹響了進軍生態旅遊業的號角。他們聘請北京築波城鎮規劃設計研究院依照“綠色、生態、自然”的原則,制定了《趙莊鄉南溝綠色生態村規劃設計》方案,要把南溝建成環境更加優美、功能佈局更加合理的現代化新農村。南溝村先後投資300多萬元,建橋梁、鋪道路,同時對保留下來的明清民居進行修繕,啟動了民俗博物館和影視城的建設。

  生態立村,土地生金,如今富裕起來的全南溝村每人每年能從村集體企業中獲得分紅5000多元,村民的用電、用水全部免費,每人每年還能領取200元福利費,對考入大學的學生每人每年給予1000元補助。南溝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級文明村”和“河北名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