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業需跟上創新節奏

  • 發佈時間:2015-07-21 06:14: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國家正在鼓勵支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從城市到農村,越來越多的新型産業形態、商業模式正破土而出。由於新型的模式有著巨大的潛力,其帶動經濟發展、拉動産業升級變革的能力不可估量。正因為發展迅猛,這類企業對銀行服務的需求往往十分強烈。

  然而,由於新型的發展模式,許多創新企業所涌現出來的金融需求亦前所未有,傳統的銀行服務難以與此對接。

  事實上,近幾年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身也在不斷創新,推出各種新型的産品和服務。但相較之下,銀行業機構的創新顯得謹慎且循規蹈矩,大多是在已有産品和服務的基礎上,做細微的變動,以適應某一類群體的需求。

  作為經營風險的企業,銀行業機構的謹慎本沒有錯,但謹慎和創新是一對此消彼長的矛盾,過度的謹慎會抑制創新的動力,以謹慎為由而犧牲金融業應有的服務能力和客戶體驗則更不可取。

  隨著降息、降準等一系列貨幣政策工具的應用,今年上半年社會融資總量又有進一步的上升。池子不斷擴充後,大量的水應當流向何處,成為調控的關鍵所在。宏觀的政策最終需要微觀機構的配合來落到實處。那些政策支援、符合産業轉型升級方向,有蓬勃創新能力的企業,應當獲得更好的服務和更多的支援,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因此,銀行業應當把握和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這種趨勢,除了將現有的“商行+投行”、“表內+表外”的各項金融服務和産品組合應用好,還應當拓寬思路,在宏觀審慎的基礎上,創造適合新形勢的全新産品和服務。

  伴隨民營銀行審批設立步入常態化,通過銀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進,新機制、新體制下的銀行業已經有了更好的創新條件。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諸如微眾銀行、網商銀行一類的新型銀行業機構,已經開始探索前所未有的金融服務理念和運作模式。這種趨勢必將伴隨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日趨顯著。

  (《農村金融時報》供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