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熱議GDP同比增7.0%:中國宏觀經濟穩定基本實現預期

  • 發佈時間:2015-07-16 08: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澳大利亞凱投國際諮詢公司經濟學家朱利安:7%的增長數字出乎意料,超出了大多數機構的預測。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許多積極跡象,中國經濟各個領域仍然存在普遍的增長動力,應該可以認為中國經濟實現了軟著陸。較低的增長率是一種新常態,也是中國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好于預期,可能與中國政府為改善融資條件而推出的各項宏觀調控有關。這個令人樂觀的數據太重要了,可以説是為中國正在開展的一系列經濟調整轉型作出有力的擔保。中國尋求在較低的經濟增長速度這個新常態下,努力提高消費水準,通過減稅、降息等措施保證經濟平穩增長。

  當然,今後面臨的困難也不少。出口不足,導致工業生産仍然疲軟,房地産未恢復,地方政府的支出增長也很緩慢。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仍然是最重要的經濟增長支柱。今後,金融服務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目前佔GDP的比重已經從去年的0.7%增加到今年的1.3%。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亞太部經理克裏斯蒂娜·奧特:中國經濟“新常態”就意味著經濟增長率放緩。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7%。這一數據的取得主要得益於第三産業的快速增長和中國政府強有力的改革措施。從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來看,中國政府今年7%的全年增長目標有望實現。政府5月份以來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效果將在今年三季度集中顯現。中國政府促進內需和大力發展服務業的措施已經取得成效。上半年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49.5%,高於第二産業5.8個百分點。同時,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儘管其潛力還有待進一步發掘。上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4%,明顯高於整體經濟增長速度。尤其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9.1%。但中國信貸規模的大幅增長以及內部市場疲軟導致進口大幅回落等問題也需引起重視。

  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帕斯卡勒:中國二季度經濟表現較好,與市場預期判斷基本保持一致。對中國政府今年以來採取的一系列宏觀經濟調整與刺激措施表示讚賞,並預計中國政府將繼續採取寬鬆經濟政策,具體表現為刺激內需與貿易增長。雖然近期中國股市出現大幅波動,但政府對市場秩序的及時積極維護穩固了投資者信心。由於希臘債務糾紛解決與伊朗核談判均在近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國際金融市場短線看好,這將有利於中國在下半年增加外貿出口。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陳剛:總體上,中國宏觀經濟還是比較穩定的,基本實現了政府預期。從中也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的轉型還是比較明顯的,第三産業——服務業的增長仍然高於平均國內生産總值(GDP)的增速。服務業的增長速度比較快,説明轉型還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另外,中國産業的國際競爭力還是比較強的。

  英國華威商學院教授卡邁勒·邁拉赫:在中國,經濟指標都指向一個放緩但是穩定和更可持續的增長,這一過程將持續幾年。中國經濟具有韌性,足以抵禦經濟結構再平衡過程當中導致的經濟波動,但這也取決於政府能夠有力推動一些意義深遠的改革,以便為未來的經濟增長提供動力。(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