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設立信用卡子公司

  • 發佈時間:2015-07-16 02:10:58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信銀行日前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開展信用卡業務公司化改制,並將設立中信信用卡公司。此事還需要相關監管機構核準,中信銀行有望成為首個成立信用卡子公司的銀行。事實上,信用卡業務公司化運作歷來呼聲很高,但是在監管尚未明確的情況下,仍然存在諸多挑戰。

  □事件

  中信銀行擬設立信用卡子公司

  銀行業務分拆熱情高漲。中信銀行日前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開展信用卡業務公司化改制,並將設立中信信用卡公司。此事還需要相關監管機構核準,中信銀行有望成為首個成立信用卡子公司的銀行。

  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開展信用卡業務公司化改制的議案》。董事會同意開展信用卡業務公司化改制,擬由中信銀行和中信銀行子公司出資共同設立中信信用卡公司。上述事項尚須經相關監管機構核準後方可實施。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中信銀行信用卡累計發卡2459.6萬張,2014年實現信用卡交易量6072億元,同比增長3228%,實現信用卡業務收入132.9億元,同比增長49.62%。此外,2014年中信銀行信用卡實現網路發卡量141.95萬張,網路渠道業務收入19.07億元,比上年增長279.27%,網路渠道交易量443.59億元,比上年增長108.08%。

  事實上,銀行分拆理財和信用卡業務,已經獲得了監管部門的支援。銀監會今年初就明確,探索銀行部分業務板塊和條線子公司制度改革,目前理財、直銷銀行、私人銀行、信用卡都在拆分獨立的備選行列。

  隨後,光大銀行率先在今年3月27日通過了全資設立理財業務子公司的議案。浦發銀行則于5月26日公告稱,董事會批准設立全資子公司浦銀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今後將作為浦發的理財業務子公司。

  □現狀

  信用卡中心專營化成趨勢

  在銀監會明確探索銀行部分業務板塊和條線子公司制度改革後,信用卡業務和理財業務的分拆就一直備受關注,而信用卡分拆的呼聲最高。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對京華時報記者表示,若監管部門有意推動子公司制改革,銀行現有業務結構中,信用卡業務的事業部制運作最為成熟,可能成為最早被分拆的資産。

  其實,早在分拆之前,隨著商業銀行經營專業化的不斷增強,信用卡中心以專營機構架構運營將成為趨勢。北京銀行近日發佈公告稱,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正式開業。根據公告,北京銀行信用卡中心是經監管部門批准成立的信用卡業務專營機構。今年年初,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也獲得了金融許可證牌照,並在深圳前海正式註冊。事實上,上述兩家此前均有信用卡業務部門,而此次掛牌成立信用卡中心是將信用卡條線升級為具有二級法人資格、相對獨立運作的信用卡專營機構。

  事實上,近年來,銀行專業化分工的趨勢愈加明顯。此前,已有多家銀行進行了事業部制改革,針對某個業務板塊或行業成立事業部。2012年底,銀監會發佈實施《中資商業銀行專營機構監管指引》,允許商業銀行針對某一特定領域業務單獨設立領取金融許可證的專營機構。隨後,獲批掛牌的專營機構數量增加。除了信用卡中心外,各家銀行也紛紛掛牌資金運營中心,包括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北京銀行等。

  □探因

  謀求更大的中間業務收入

  對於商業銀行分拆信用卡業務的原因,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的一番表述似乎能夠説明一些問題。田惠宇説:“在我上學時,豬肉的價格完全一樣,裏面什麼內容都有,豬大排、豬小排、豬大腸等,混合在一起賣。而到了上海,才發現豬肉是根據大排、小排等部位分別定價。”

  一位銀行業人士告訴京華時報記者,利率市場化降低了銀行資産擴張的盈利空間,通過垂直細分的方式集約化服務客戶,以謀求更大的中間業務收入是大勢所趨。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義平表示:“從全球範圍來看,信用卡、私人銀行等銀行業務板塊,按照子公司的體制運作,已經非常普遍。從國內環境來看,信用卡業務較為市場化,在機制和薪酬等方面都不適應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銀行選擇將其分拆,也有利於提升其自身估值。此外,子公司運作是在事業部的基礎上往前再邁進一步,有利於銀行轉型。”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京華時報記者表示,專營機構可以提供專業化、集約化的服務,能夠獨立財務核算以及進行風險隔離,同時也可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北京銀聯信分析師郭競表示,銀行專業化分工越來越強,業務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一定要求它是一個獨立的平臺,比如信用卡、理財等和銀行傳統存貸業務沒有那麼緊密的業務,都是可以獨立運營的。

  郭競表示,信用卡中心“單飛”成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信用卡公司,按市場規則獨立經營,對銀行卡業務的發展是個促進。成立信用卡公司,可以拓展更好的融資渠道。過去信用卡中心的資金來自銀行內部,成本也較高,以後可以通過資産證券化,比如發放債券、同業拆借等方式,甚至上市獲得更多資金來源。此外,獨立運作,可以建立一套適合信用卡發行的客戶端系統,便於業務發展。

  □難點

  信用卡分拆尚存多重挑戰

  不少業內人士對於拆分信用卡部門持謹慎態度。李義平表示,信用卡業務大多數都依託銀行母體特別是分支行的渠道。但是在管理上與分行分部的業務關係和邊界怎麼劃分尚待解決。

  一位國有大行人士指出:“信用卡業務拆分後,行內部分如何與信用卡子公司進行業務劃分,涉及到網點、資源共用、業務協作、績效考核、風險公擔、定價、溝通協調等多方面問題。”

  他指出,目前多數銀行信用卡中心是獨立核算,但並不是人事完全獨立,事業部與銀行之間沒有建立起真正的防火牆,部分資金也仍按FTP(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價格從總行拆借。部分銀行信用卡事業部制改革已經在逐步走向深入,如果施行按照市場價定價從總行拆借資金,那麼信用卡部門人、財、物權等方面越來越獨立,銀行的風險隔離機制或將更牢固。

  恒豐銀行戰略與創新部總經理婁麗麗表示,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已初步實現考核、清算、核算,分拆建立子公司在業務層面的阻力較小,最大的難點在於法律政策的阻礙,目前《商業銀行法》規定,若無國務院審批,商業銀行不得投資非銀機構,因此現階段銀行尚不能實現分拆資産獨立成立子公司。

  □展望

  業務轉型離不開網際網路戰略

  如今,擺在銀行信用卡中心面前的難題,並非只有謀求更多的中間業務收入那麼簡單。信用卡作為銀行直接服務客戶的金融産品,與電子化技術、大數據緊密結合。然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傳統的金融生態正經受著一次革命性的重構,許多銀行信用卡中心開始謀求網際網路金融戰略轉型。

  一位銀行信用卡中心相關人士告訴京華時報記者,網際網路對銀行的最大衝擊,主要集中在銀行零售業務,特別是信用卡業務領域。究其原因,隨著網際網路金融業態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群可以十分方便地通過網際網路平臺進行消費和籌資貸款。對於這樣的情況,銀行信用卡中心只能説迎接網際網路、擁抱網際網路。

  此前,中信銀行試圖與騰訊發虛擬信用卡,雖然由於突破了現有信用卡業務模式,在落實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保障客戶資訊安全等方面尚待進一步研究而暫停,但這無疑也是銀行信用卡中心嘗試擁抱網際網路的舉措。

  近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百度金融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將建立起基於聯名信用卡、新型電子商務平臺、大數據、雲計算、金融支付等領域在內的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北京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芝麻信用建立合作關係,浦發銀行與騰訊徵信建立合作關係,也都是銀行信用卡中心新的探索。

  一位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中層告訴記者,未來長遠看,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信用卡這種介質可能會消亡,可能由手機或其他的介質來代替,但這些介質的改變並不影響客戶對銀行消費金融的關係。即使將來用手機做支付,和銀行之間形成的這種消費信貸的關係仍然存在。商業銀行信用卡中心當前需要加快構築核心競爭力,開拓創新,迎接新的競爭格局。

  京華時報記者 馬文婷 余雪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