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居民存款加快分流

  • 發佈時間:2015-07-15 07:29:36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人民銀行14日發佈數據顯示,上半年居民存款增加11.09萬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同比增幅減少,其中住戶存款增幅相比去年同期少增近1萬億元。今年上半年隨著連續降息降準,以及大額存單的出臺,餘額寶、理財通、陸金所等多元化理財産品規模增長,銀行面對居民存款持續搬家,利率市場化步伐加快。

  銀行儲蓄又添競爭對手

  中國人民銀行14日發佈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上半年居民存款增加11.09萬億元,同比少增3756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3.08萬億元。而在去年同期,住戶存款增加4.05萬億元,同比少增近1萬億元。

  隨著6月份大額存單推向市場,普通銀行儲蓄除了理財産品、“寶寶軍團”外又添新競爭者。大額存單屬於一般性存款性質,個人門檻30萬元,可以提前支取也可以辦理質押,不過由於利率偏低,目前市場聲勢較小。以工商銀行為例,大額存單發行利率為央行存款基準利率的1.4倍。由於今年上半年接連降息,目前一年期大額存單利率最高也僅為2.8%。

  “大額存單的收益率相比信託、基金和銀行理財競爭力並不強。”銀率網分析師閆傑表示,但是由於屬於一般性存款可以提前支取,也可以用於辦理質押,所以還是會吸引對於流動性要求較高,風險偏好較低的穩健型投資者。

  在浙商證券研究員劉志平看來,大額存單的發行是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關鍵一步,預示著存款利率市場化的基本完成。“因為佔銀行存款55%的定期存款的利率市場化了,而佔活期存款80%以上的企業存款也完全可以選擇大額存單的存款形式。”

  宏信證券研究員徐偉預計,大額存單對定期存款和銀行理財産品帶來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但目前利率水準定的不高,短期影響並不明顯。

  理財産品規模上升

  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産品如寶寶類産品、P2P網貸等儘管不再如此前那樣風光無限,但作為存款的替代功能卻越來越深入百姓生活。

  以餘額寶為例,儘管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已經降為3.4%左右,但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餘額寶規模為7117.24億元,相比去年年底,規模增長22.94%。

  此外平均收益率較高的P2P網貸也在分流部分百姓存款,根據網貸之家發佈的數據,截至2015年6月底,P2P網貸行業總體貸款餘額達2087.26億元,與2014年年底數據相比增長了201.47%。

  隨著上半年接連降息降準,銀行理財産品和貨幣基金等收益率也有所走低。但是在年中、季末等疊加因素影響下,階段性收益也非常可觀,根據銀率網的統計,截至7月10日,統計的720款在發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率為5.01%,其中仍有12款産品的預期收益率超過6%。

  “在持續降準降息之下,市場流動性比較充足,銀行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難逆下跌趨勢,但市場依然不乏較高收益的理財産品。”閆傑建議,投資者如果沒有流動性要求,在投資理財産品前可多做比較,選擇中長期、高收益的理財産品進行購買。

  百姓“錢途”更廣闊

  可以看到,餘額寶、理財通、陸金所等多元化理財産品對百姓存款正起到替代作用。民生銀行此前報告指出,存款增長乏力是利率市場化的必然結果,利率市場化以後,存款以不同形式存在於不同市場主體之間,並非絕對減少,只不過不同規模和信用的金融機構獲得存款的成本存在差異。

  而未來百姓與銀行打交道時,自主選擇權也會大大提高。隨著存貸比限制的取消和存貸款浮動空間擴大,未來銀行會根據自身各個時點的流動性,結合動態監測指標,調整存貸款利率,現在銀行業幾乎千篇一律的利率水準會被打破,對儲戶和貸款用戶來説,會有更多的選擇。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伴隨著金融創新和“網際網路+”等風潮,金融渠道多元化、産品多樣化、普惠化較為明顯。

  海通證券研究員姜超預計,利率市場化完成後,銀行存款利率必然會下行,居民財富配置繼續由不動産轉向金融資産,股票和債券的投資價值愈加體現。在他看來,高收益資産會受到追捧,金融資産的時代仍將延續。

  (新華社上海7月14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