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英發佈《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報告

  • 發佈時間:2015-07-15 02:29:5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日視點

  7月13日上午,受英國外交部委託、由英美中印等國專家共同完成的《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報告發佈儀式在倫敦證券交易所舉行。報告對全球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的進展以及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並指出,應該在對氣候變化風險進行全面評估的基礎上,做出關於氣候變化的政治決定,而且這種評估應該定期進行。

  從三方面進行氣候風險評估

  報告稱,對全球面臨的氣候風險進行評估,應從以下三方面來進行:

  首先,未來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或減少,將主要取決於政策選擇以及能夠增加政策選項的技術進步。基於現行政策及其發展趨勢,目前的最佳估計是未來幾十年排放量將繼續增加,之後才能趨於平穩或逐漸減少。這是因為:首先,各國政府沒有最大程度地利用技術以減少已有排放量;其次,技術進步的速度,無法滿足為各國政府提供未來各種政策選項的需求。

  其次,氣候如何變化以及其變化將對人類造成何種影響,都存在極大不確定性。各種排放方式都有可能導致增加全球氣溫和海平面的上升,而高排放量模式極有可能造成全球氣溫到2100年增加5攝氏度(其變化區間為3攝氏度至7攝氏度)。在這種選項下,隨著時間推移,全球氣溫升幅保持在3攝氏度以下的可能性將會極小,而升幅超過7攝氏度的機會將增加,這種極端結果甚至有可能在下世紀到來之前出現。同樣海平面上升將會加速。從目前來看,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很有可能上升40釐米至1米,倘若延緩應對巨型冰冠變暖問題,從長期來看,數百年或者千年之後海平面上升幅度很可能會超過10米。

  氣候方面出現的微小變化,尤其是超過一些重要“臨界值”,將會帶來嚴重後果。農作物耐高溫程度有限,而氣候變暖將有可能超過這一極限。全球氣溫上升4攝氏度以上將給全球食品安全帶來極大風險;人體忍耐高溫和高濕度並存的條件也有極限,如果全球氣溫上升5攝氏度至7攝氏度,將有可能導致人類在炎熱地區難以生活;到本世紀中葉,生活在極度缺水“臨界值”之下的人口數量將會增加一倍。某些地區可能會出現極度缺水,而另一些地區洪澇風險則會大增。就海平面上升的速率和程度而言,沿海城市在應對方面可能存在“臨界值”,但我們目前此知之甚少。

  最後,從氣候變化的角度來看,人類能做些什麼非常不確定。在人類文明的前1萬年氣候幾乎沒有變化,即便迄今為止只有0.8攝氏度的變化,就給人類帶來諸多嚴重問題。更大幅度的氣候變化很有可能給各國和國際安全帶來無盡風險。極端的水資源壓力以及由耕地引發的競爭,都可能成為衝突的根源;人們從某些地區遷移將成為一種必需,而不僅是一種選項。國際社會目前在實施人道援助方面已竭盡全力,未來的情況可能會遠遠超出國際社會的應對能力;國家失敗的風險將會大大增加,有可能很多國家同時産生這種風險,甚至當今的發達國家也會受到威脅。

  定期風險評估的三項建議

  報告提出,應定期對全球面臨的氣候風險進行評估,並就如何進行定期評估提出三項建議。

  第一,對全球變暖的風險評估方式,應當與對國家安全或公共衛生的風險評估方式相一致。當考慮如何確保國家安全時,我們總會考慮到最糟糕的情況;而全球變暖的情況越來越糟,對此我們必須做長遠考慮。可以先厘清需避免的情景,再探究其隨時間推移而可能發生的變化。如在上述三個領域中採用同一套指標,風險評估工作將會有所加強,由此便可跟蹤專家意見是如何隨時間而變化的。

  第二,風險評估工作應吸納各領域專家。政策分析師和能源專家關注溫室氣體排放的最有可能的走向;政治領袖們需確定應該避免的情景,再由科學家評估其可能性;軍事策略家應考慮全球變暖後世界可能會出現何種安全風險,以及其可操控性如何。

  第三,應該把風險評估結果上報給最高層,而不僅是上報給環境大臣或其他對該計劃負責的官員,最重要的決定只能由政府領導人做出。應該堅持定期進行風險評估,以便清晰地發現任何方向性的變化。

  (科技日報倫敦7月13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