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深化改革是央企解決虧損的惟一齣路

  • 發佈時間:2015-07-13 07: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受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央企虧損面有所擴大。解決虧損問題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相關方面合力解決。具體來説,必須深入厘清央企虧損的原因,針對不同央企提出不同經營要求;必須在深入分析虧損原因的基礎上,在自身許可權範圍內積極深化改革,實現增收與節支。同時,相關部門也必須做出相應制度創新安排,加強市場監管,大力查處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營造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

  今年1至5月,央企實現營業收入10.7萬億元,同比下降7.4%;實現利潤6831.6億元,同比下降5%,營業收入與利潤出現“雙降”。為促使央企儘快扭虧為盈,國務院國資委近日印發《關於中央企業開展虧損企業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央企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使虧損企業虧損額減少50%。

  受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央企虧損面有所擴大,社會廣泛關注。對央企來説,解決虧損問題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相關方面合力解決。

  首先,必須深入厘清央企虧損的原因,針對不同央企提出不同經營要求。導致央企虧損的原因十分複雜,具體來説,歷史遺留問題造成一些央企長期虧損,政策因素使公益類央企出現虧損,管理層經營不善則是競爭性領域央企和部分壟斷性央企虧損的主要原因。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需要政府承擔更多責任,幫助肩負沉重歷史包袱的央企走出困境;公益類央企由於需要更多承擔社會責任,出現一定程度的虧損或許在所難免,對這類央企不宜提出太明確的減虧或扭虧要求;對那些由於企業管理層經營不善造成虧損的央企,則要適時調整管理班子或進行經營管理改革。

  其次,深化改革是央企解決虧損問題的惟一齣路。在深入分析虧損原因的基礎上,央企應在自身許可權範圍內積極深化改革,一要增收,二要節支。從增收的角度看,經營不善的央企,一是應及時調整産品結構,生産適銷對路的産品;二是積極進行並購重組,出售虧損業務,購入具有較好盈利能力的資産,整體提升企業資産品質;三是加強企業銷售力量,擴大産品市場覆蓋範圍;四是不斷研發新産品、創新商業模式,有效增加産品附加值。從節支的角度看,虧損央企應減少企業運營所需的費用支出,降低資金使用成本,並進行組織結構變革,簡化管理層級,裁減不必要的部門與人員,提升組織運作效率。同時,還要強化國有資産保護,嚴防國有資産流失。對於這些改革舉措,央企應當根據自身虧損程度與改革推進難度,科學組合改革策略。

  再次,央企減虧需要相關部門做出相應制度創新安排。國資委前幾年推動的並購重組在快速做大央企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卻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央企粗放式、低效率的規模擴張,加劇了一些央企資産品質的惡化。部分國有資本並沒有完全按照優化調整的要求進行佈局,而是進入了低效益的競爭性領域。因此,應從根本上改變央企監管模式,從具體的人、財、事監管轉向對國有資本的監管,讓央企擁有更大的經營自主權;應進一步完善央企考核體系,建立基於盈利能力、創新能力與長期增長能力的考核體系;應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加快完善央企內部治理機制,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央企的靈活性與活力;應鼓勵央企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最大限度激勵員工積極性與創造性;應進一步完善並落實國有企業退出機制,允許央企按照有關規定做出合理的減員增效安排。

  最後,央企扭虧也需要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假冒偽劣産品的氾濫、專利與商標侵權事件的頻發、違法經營行為的普遍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央企的守法誠信經營造成衝擊,這在鋼鐵行業表現得尤為突出。8000萬噸“地條鋼”的存在,加劇了鋼鐵業産能過剩,制約了鋼材銷售價格的回升,更是擠壓了規範運營的鋼鐵央企的盈利空間。因此,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市場監管,大力查處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營造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興國)

央企控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航太資訊 27.13 7.28%
2 中國長城 8.79 7.20%
3 有研新材 11.38 6.75%
4 易華錄 34.11 5.96%
5 中航飛機 18.18 5.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環裝備 14.12 -3.81%
2 國投中魯 12.52 -3.32%
3 天科股份 12.31 -3.15%
4 中材節能 9.58 -3.04%
5 淩雲股份 15.21 -2.7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