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小學校存在“校園老大”式人物

  • 發佈時間:2015-07-10 09:32:06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校園暴力有愈發嚴重的趨勢

  ■王品芝

  近來,校園暴力事件頻頻被曝光,網路上的施暴視頻引發熱議。青少年為何如此暴戾?遇到問題時為什麼會選擇用暴力這種解決方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100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3.3%的受訪者身邊曾經發生過校園暴力事件,43.7%的受訪者認為校園暴力的發生源於家庭不良的教養方式,50.9%的受訪者建議加強家校聯繫以杜絕校園暴力發生。

  超七成受訪者經歷過校園暴力

  調查顯示,54.2%的受訪者感覺當下校園暴力事件多發,73.3%的受訪者確認自己身邊曾經發生過校園暴力事件。

  校園暴力多發生在什麼情況下?調查顯示,從性別上看,56.4%的受訪者認為是在男生之間,28.6%的受訪者認為是女生之間,22.1%的受訪者認為男女生之間。從年級來看,34.1%的受訪者認為高年級與低年級學生之間暴力事件多發,16.9%的受訪者認為同年級學生之間暴力事件多發。此外,44.6%的受訪者認為校外社會人員與校內學生之間暴力事件多發,36.9%的受訪者認為成績較差的學生之間暴力事件多發,16.9%的受訪者認為老師與學生之間暴力事件多發。

  華東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研究所長期進行校園暴力的相關研究,副所長苗偉明表示,近年來校園暴力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數量增多,手段更為殘忍,帶有隨意性。

  如何杜絕校園暴力事件

  為何校園暴力事件多發?調查顯示,43.7%的受訪者認為青少年暴力行為源於不良的教養方式,42.7%的受訪者認為未成年人容易模倣見過的暴力行為,41.8%的受訪者認為校園暴力是青少年自控能力不強、道德感不足所致,37.2%的受訪者指出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懵懂、盲目、行為過激,30.6%的受訪者認為青少年易受網路和影視劇中暴力因素的影響。

  北京市文匯中學副校長王祺指出,現在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所以就形成一種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習慣,很少去考慮別人的感受,在情緒方面的調節和控制力也比較差。很多家長也希望孩子不要吃虧,沒有教育孩子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

  王祺認為,對學生的法治教育,應當滲透在日常生活當中。學校和家長可以把發生的校園暴力當成案例來分析、思考,因時制宜地教育孩子。他還指出,老師和家長還得從情感的角度強化對有暴力傾向學生的教育,讓他們尊重生命、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法治教育是外在的強制力,感恩教育、愛的教育是內在的教育”。(據《中國青年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