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養老金入市“七問”

  • 發佈時間:2015-07-09 10:25:32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熱議多年的基本養老金入市問題終於初見分曉。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下稱“《辦法》”),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引人矚目的是允許養老金入市。

  養老金為何要入市

  投資渠道偏窄,基金20年貶值近千億

  要回答這個問題似乎並不難。養老金的入市原因與大多數投資類似,那就是實現資産的保值增值。

  但需要厘清的是,這裡講的所謂養老金入市並不是單純指投資股市,而是指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體制改革的內容將是資産配置的多元化、市場化和透明化。

  養老基金,包括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城鄉居民養老基金。據了解,目前養老基金的管理主要分為三類:

  作為養老戰略儲備的全國社保基金,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管理,儲備用於人口老齡高峰的支付危機,委託合格的機構投資者進行投資,投資對象包括國債、股票、産業投資等。

  作為補充養老保險的企業年金及職業年金,由企業委託合格的養老基金管理人管理,投資對象與全國社保基金相近。

  作為基本養老保險的養老保險累計結余,也就是《辦法》所指的地方養老基金,由各省市級及以下政府的社保部門管理,限于政策約束,投資策略保守。

  按照現行政策,基金投資範圍是嚴格限定於銀行存款和買國債,禁止投入其他金融和經營性事業,這對保障基金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也確實存在投資渠道偏窄、基金貶值縮水的問題,不利於調動群眾參保繳費的積極性,影響基金的支撐能力,也制約這個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所以迫切需要進一步完善投資運營政策。

  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測算,以通脹率(CPI)作為基準,基本養老保險在過去20年來的損失量化後,貶值將近千億元。

  而且,更為嚴峻的是,隨著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險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特別是我國人口老齡化高峰的日益臨近,基本養老金的支付壓力持續加大,制定出臺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辦法是非常必要的。

  有多少養老金可以入市

  截至2014年年底約結余3.5萬億元,但並非全部可以投資

  6月30日,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4年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3.18萬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0.38萬億元,合計約3.5萬億元。但這些資金要有一部分用於當期的待遇支付或支付準備,不可能全部投資。

  那麼,到底有多少資金可以直接用於投資呢?

  《辦法》提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養老基金結餘額,預留一定支付費用後,確定具體投資額度,委託國務院授權的機構進行投資運營。其中,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産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基金資産凈值的30%。

  “我們預計,扣除預留支付資金外,全國可以納入投資運營範圍的資金總計約兩萬多億元。但這些資金並不是馬上就能匯集起來,從地方逐級歸集起來需要一個時間過程。”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據此測算,也就得出了媒體普遍認為的,將有逾6000億元的養老金投入股市。

  此外,人社部介紹,基本養老保險除了滿足當期支付需求外,還要為應對老齡化挑戰留有必要的結余積累資金,因此投資運營、保值增值的必要性十分突出。而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等其他4項社會保險基金,制度規定是當期收支基本平衡,所以雖然也有一些資金結存,但不是這次《辦法》規定的範圍。

  “需要特別説明的是,自2000年開始建立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目前已累積資金1.2萬億元,主要是為應對老齡化挑戰所作的戰略儲備,其已經有專門的投資管理制度,也不屬於這次《辦法》規範的範圍。”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養老金雖然體量很大,但要最終確定有多少金額可以直接用於投資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投資如何影響股市

  會對股市會産生影響,但影響是平緩和循序漸進的

  説到對股市的影響,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認為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對股市會産生一定影響,但這種影響是平緩和循序漸進的。

  他分析説,從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範圍來看,投資股市只是選項之一。在《辦法》中明確規定了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産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基金資産凈值的30%。這個30%規定的是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股市的上限比例,重點仍是合理控制投資風險。

  當然,在實際運營中,進入股市的基金規模和時點不是由政府來直接操作的,而是由授權受託的市場機構來具體運作,而且也不可能很快達到投資比例的上限。

  從長遠角度來看,養老基金入市將在一定程度上改進投資者結構,給股市制度建設帶來壓力,推動中國股市向融資和投資並舉的均衡良性發展。

  主要投資哪些産品

  銀行存款類産品;債券類産品;股票、基金類産品

  記者注意到,《辦法》中明確提到了多元化投資的原則並詳細規定了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方式。

  在投資範圍上,《辦法》規定了很詳細的品種,概括地説主要包括了三大類産品,一類是銀行存款類産品,一類是債券類産品,另一類是股票、基金類産品。在各類産品的投資比例上,都有嚴格的限制。總的想法是,風險低的比例較高,風險高的比例較低。而且,從制度設計上也留出了空間,可以根據金融市場的變化和投資運營的情況來對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範圍和比例進行調整,這一切都是以維護基金的安全為前提的。

  投資會有哪些利好

  有利於盤活存量資金,促進經濟發展,應對經濟下行的壓力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人口老齡化的挑戰越來越嚴峻,在這個背景下,加快完善養老基金投資政策,至少是四個好處。

  一是有利於增強制度的吸引力,調動群眾繳費的積極性,有利於擴大參保覆蓋面。

  二是有利於拓寬基金來源,減輕企業和財政負擔,推進全國統籌。

  三是有利於增強養老基金的支撐能力,促進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四是有利於盤活存量資金,促進經濟發展,應對經濟下行的壓力。

  同時,現在我們國家的資本市場監管也在逐步規範,也為養老基金的投資創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應該説,現在養老基金進行市場化、多元化投資運營,是形勢發展的客觀要求。

  投資如何確保安全

  只能在境內投資,並建立了風險準備金制度

  作為老百姓的養老錢,養老金投資運營如何確保安全?如果出現虧損的話,怎麼辦?

  “我們在擬定這個《辦法》的時候,一個最主要的考慮,就是保證基金的絕對安全,不能讓老百姓的‘養命錢’出現重大風險。”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於公眾普遍擔心的投資風險問題,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辦法》對嚴格控制風險也做了多方面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規範。

  建立了相互制衡的機制。分別明確委託人、受託機構、託管機構、投資管理機構各自的權利義務,讓這些機構之間能夠建立一種相互制衡的機制。

  建立健全內控制度。要求管理機構建立健全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風險管控,維護委託人的利益。同時,對相關的工作人員也提出了要遵守職業規範,嚴禁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和他人謀取利益。

  在多元化投資方面也做出了規定。要求合理進行資産配置,明確只能在境內投資,同時嚴格控制投資産品的種類,主要是投資一些比較成熟的品種。

  建立了風險準備金制度。投資機構和受託機構分別按管理費的20%和年度投資收益的1%來建立風險準備金,專項用於彌補養老基金投資發生的虧損。

  特別注重加強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管。各地養老金委託投資的資金額度、劃出和劃回等事項,必須要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報告。受託機構、託管機構、投資管理機構也要如實向有關部門報告養老金投資運營的情況。

  兩大難題需解決

  歸集起來有一定難度,全部委託單一機構好不好?

  “事實上,養老基金入市之所以備受關注,除了對安全性的擔憂,還有就是對於其能否像社保基金一樣起到‘國家隊’作用的期待。”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表示。

  《辦法》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作為養老基金委託投資的委託人,可指定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財政部門承辦具體事務。據報道,國務院常務會議基本確定了地方委託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運營養老基金結余的模式。

  不過,在專家看來,目前仍至少有兩大難題需要解決。

  第一,養老基金結余歸集到省級社保有一定難度。下級政府上繳基金雖然會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但也意味著對養老基金的控制權變弱,這是下級政府不希望看到的。尤其是在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背景下,養老基金結余向省級社保歸集會被視為省級統籌的前奏,地方的配合度如何,目前尚不好預計。

  由於人口在區域間流動的不確定性,各地養老基金收支不穩定,每年結余或虧損的數字都在變化,增加了歸集工作的困難,除了廣東等發達地區,資金歸集並不比省級統籌要來得容易。

  部分地方養老基金收支平衡困難,也意味著絕大多數省份面臨的問題不是養老基金結余如何投資,而是如何籌措資金彌補缺口。

  第二,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以往的模式也不一定再適用。

  聶日明認為,把所有地方的養老基金結余委託給單一的全國社保基金一家機構來運營管理,恐非上策。

  “從國際經驗來看,多數國家的各個行業、各支基金的管理相對獨立,不會將所有行業、所有區域的養老基金全部委託給一家機構管理。這樣,可以保持金融市場機構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多樣化,從而使得市場的衝擊更具非系統性,避免了利益一致行動人帶來的金融風險。”聶日明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