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公募基金如何把握養老金投資“藍海”

  • 發佈時間:2015-06-25 05:46: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由於投資渠道狹窄等因素,長期以來我國養老金收益低下,通過積極穩妥的多元化運營使基金保值增值已是大勢所趨

  ○ 未來應對養老金投資範圍有所優化,以提升養老資金資産配置的靈活性。同時,公募基金應進一步豐富基金養老産品線,不斷提升管理水準

  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日前舉行的“財富管理與多層次養老體系”夏季論壇(2015)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表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基本養老金規模超過3.5萬億元,其中廣東、山東等地正在探討將這類資金交給公募基金管理。若公募基金獲得委託管理基本養老金的機遇,將對於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國多層次養老體系具有重要作用,也將為基金資産管理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養老金成資管“藍海”

  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起多支柱、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等3大支柱。相關統計顯示,包括全國社保基金等在內各類養老資金資産總規模達數萬億元。

  由於投資渠道狹窄等因素,長期以來我國養老金收益低下,保值增值壓力不小。有專家認為,基本養老保險結余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已研究多年,投資政策已基本成熟,當前主要是儘快確定管理模式問題,通過積極穩妥的多元化運營使基金保值增值已是大勢所趨。

  “目前真正實行市場化管理的只有全國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基本養老保險仍實行非市場化管理。從國際市場看,養老保險資金幾乎都實行市場化運作。”工銀瑞信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郭特華認為,當前我國養老保障體制改革正在進行深刻變革,這將為基金行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

  從長期來看,養老金市場增長空間巨大。目前我國有約6萬億元養老金,而美國有25.4萬億美元養老金。在養老金結構上,我國主要依靠基本養老保險為主的第一支柱,以年金為代表的第二支柱和以個人儲蓄為主的第三支柱未來增長潛力很大。

  把握機遇需練內功

  公募基金是我國養老金最主要的投資管理人,全國社保首批6家投資管理人都是基金管理公司,首批15家企業年金管理人中有9家基金公司。目前,公募基金管理的養老金資産規模達9000億元,管理的社保組合達6245億元,管理企業年金達2973億元。從業績上看,公募基金管理的企業年金業績連續多年遠高於同期CPI水準。

  “儘管基金公司不是受託人,在分配資産時與同樣具有投資人和投資管理人的機構相比,尚處於不利位置,但公募基金具有為養老金提供優質服務的突出優勢,有能力管好養老金。”郭特華説。

  目前,我國基金業已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和管理機制,並已實現第三方託管,資訊披露制度也日益完善。同時,公募基金均已建立起相對完善的投研體系,在産品開發、人才隊伍、客戶服務等方面都具備相當的優勢,這些都構成了基金管理養老金的堅實基礎。

  未雨綢繆應對挑戰

  養老金資産是一種特別的長期資産,由於投資不確定性因素太多,為養老金保值增值、做出穿越資産波動週期的長期規劃並不容易,面臨的挑戰很多。

  在投資品種上,目前養老金投資主要集中在股票、債券等傳統領域,由於新興投資領域尚未放開,資産配置、風險管理、産品創新等受到一定制約,也直接影響了養老金的投資效率。

  據博時基金養老金業務部總經理耿紅介紹,在投資範圍方面,約97%的養老金投資集中在國內市場,境外投資只有全國社保基金能夠涉足,對於一般性質的養老資金來説具有較強的地域限制。“未來應對養老金投資範圍有所優化,以提升養老資金資産配置的靈活性。”易方達基金首席市場執行官高松凡説。

  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情況看,公募基金應從産品多元化、標準化角度,進一步提升基金管理養老金的水準。為此,耿紅建議從3個方面進一步豐富基金養老産品線:一是定制大型專戶、專屬養老金産品;二是增加中小基金的標準化産品數量,比如海富通養老收益、天弘安康養老等産品,有的直接投資養老主題股票,有的屬於絕對收益基金,這些産品從不同程度兼具了養老産品特性;三是積極鼓勵基金公司開發包括股權、信託、REITs等在內的新型或另類投資標的養老金産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