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工業革命申遺被指外交失敗 安倍成眾矢之的

  • 發佈時間:2015-07-08 10: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本J-CAST新聞網7月7日報道稱,由於南韓的反對而曾被一時擱置的關於是否將“日本明治産業革命遺産”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審議,最終在南韓“勉為其難的調整”下正式通過了日本的申遺請求。不過,這種曖昧的結果很可能成為埋在日韓關係裏的一顆定時炸彈。

  報道稱,在世界遺産委員會的審議現場,日本代表雖然發言承認了在部分申遺的設施中可能存在“違背來自朝鮮半島人民的個人意願而將其強擄”的情況,但就日本方面的認識,這並不是南韓所主張的“強制勞動”。不過南韓方面對此的反對聲高漲,稱“不論在誰看來這都是‘強制勞動’。”可以説日本方面事實上對南韓做出了讓步,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推特和臉譜等社交平臺上卻儼然一派城門失火的景象。對他的批判蜂擁而至,還有人質問他稱,“這難道不是第二慰安婦問題嗎?”

  韓方解釋:“嚴苛環境下的強制勞役”

  據報道,導致問題的是確定日本申遺成功後聯合國政府代表部大使佐藤地的發言。佐藤稱,“1940年代,在幾個設施中,有很多被要求違反自身意願(brought against their will)、強制在嚴苛環境下工作(forced to work under harsh conditions)的來自朝鮮半島的人民”。他還表示,日本政府還投身於建設廣告設施,以求人們理解上述問題以及在第二次大戰時期政府的徵用政策。

  而在這之後的記者見面會上,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則表示,“我國代表發言中的‘forced to work’等用詞並沒有‘強制勞動’的意思”。

  然而韓方對此表示不能接受。據韓聯社報道,南韓政府通過非正式的南韓翻譯,認為日本代表所説的意思是“違反本人意願強行帶走,並強制其在嚴苛的環境下進行勞役”。

  南韓CBS電視臺也傳達了類似的資訊,稱“外務省內部誰看了‘against their will’、‘forced to work’這樣的英語原文,都為理解成‘強制勞動’吧。日本否認這一點真是愚蠢至極的反應”。

  關於是否能“從用詞中讀出‘強制勞動’意思”的問題,日本方面也召開了記者會。在7月6日上午的記者會上,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僅表示,“岸田大臣已明確表示,完全沒有‘強制勞動’的意思”。而在下午的見面會上,他稱“是依據(根據國民總動員法制定的)國民徵用令對朝鮮半島出身的人進行徵用的。我們重申,絕對沒有強制勞動的意思”。不過,究竟為什麼“forced to work”不是“強制勞動”還是讓人無法理解。本來日本就無法清楚説明徵用和“強制勞動”究竟有什麼區別,且“強制勞動”給人一種“暴力強行帶走”的印象,光憑日本這樣的説明是無法讓世人接受的。

  承認“強制勞動”將再次掀起戰時補償的議論的熱潮

  儘管日本方面一貫的立場是“包括朝鮮半島出身的被徵用者在內,日本與南韓之間關於財産請求權的問題,就已經在1965年通過日韓請求權協定,從法律上完全並且最終的解決了”(日官房長官菅義偉),但在判決時,日本同意了對戰時徵用的個人的補償請求。以這一最高裁判所的判決為背景,南韓國內關於戰時補償的議論再度死灰複燃。如果日本政府認同將這次的發言解釋成“強制勞動”的話,很有可能讓這一話題再次掀起熱議。

  日官房長官菅義偉努力消除該事件的影響,他表示“通過與南韓政府高層交涉,南韓政府此次並沒有就日韓間請求權問題利用我們代表發言的意圖。這一點是可以確認的”。

  一般來説,“高層”可以解釋為“閣僚級別”,菅義偉的話中所指被認為是南韓外相尹炳世。不過,雖然菅義偉稱,“已經過高層人士的確認。這是國家與國家的約定”。但這一“國家與國家的約定”是否會被遵守還未可知。

  也有人認為這次的問題是日本的外交失敗,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臉譜和推特等社交平臺上,“這是第二慰安婦問題”、“這是不能容許的賣國行為”等批判也蜂擁而至。

  據報道,日本輿論對南韓採取強硬態度已成事實。例如在經常刊載對近鄰諸國批判的富士晚報7月6日的報紙中,“反韓擴大”的標題就登上了頭版頭條。(實習編譯:鄧琪 審稿:王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