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直銷銀行,如何“直起腰”

  • 發佈時間:2015-07-03 08:29:22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平安橙子銀行牽手去哪兒網,直銷銀行開始試水“場景化金融”。而廣發銀行直銷銀行有米APP也開始上線,直銷銀行的熱潮還在繼續。

  然而,在“大量開工”的同時,直銷銀行的同質化問題已經初步凸顯,體驗問題也未能優化。作為傳統商業銀行順應和融入網際網路金融大潮的主要手段,直銷銀行的角色日益尷尬。

  直銷銀行扎堆上線

  所謂直銷銀行,又稱為直營銀行、網際網路銀行,是網際網路時代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銀行運作模式。直銷銀行無實體營業網點,用戶主要通過電腦、電子郵件、手機等遠端渠道獲取銀行産品和服務。

  2014年2月28日,我國國內首家直銷銀行——民生銀行直銷銀行正式上線。在民生銀行之後,包商銀行“小馬bank”在內的諸多銀行加入戰團,包括平安銀行的“橙子銀行”、上海銀行“上行線上”、江蘇銀行、重慶銀行等諸多銀行直銷銀行紛紛上線。當年下半年,直銷銀行迎來階梯式的增長。

  今年以來,直銷銀行更是扎堆上線。據記者統計,短短一年多時間,業內直銷銀行數量已經增至近30家。

  用戶體驗難言滿意

  從記者對20余家直銷銀行的調查發現,現階段多數直銷銀行都支援綁定他行借記卡,只是通常需要該卡已經開通網上銀行,並且通過一定金額的轉賬來落實綁定。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直銷銀行只能綁定一張卡,部分直銷銀行只能綁定本行銀行卡。另外,有些直銷銀行綁卡程式繁瑣,註冊認證流程複雜,類似P2P平臺,操作體驗較差,如浙商銀行直銷銀行、上海銀行直銷銀行等。

  理財産品創新不足

  産品是直銷銀行的生命線。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直銷銀行的産品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理財類産品,包括類餘額寶、P2P理財、票據理財、銀行理財;二是傳統存貸匯業務類産品,包括存款、貸款和匯兌;三是其他産品,主要包括基金、金銀和保險。

  包商銀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專家武敬雲説,目前直銷銀行的産品線總體上比較單薄,主要以類餘額寶、P2P、票據理財、銀行理財等理財産品為主;同時也有少數直銷銀行代售基金、保險並提供黃金投資及交易服務,而在傳統的存貸匯業務上比較薄弱,未來直銷銀行要升級發展必須在存貸産品上取得新的突破。

  從産品的跨行比較看,因為直銷銀行建設中“倣造”現象比較突出,不同直銷銀行同類産品之間同質化現象比較突出,直銷銀行上特色化、品牌化的産品較少。這説明當前還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直銷銀行模式,從深層次上也反映出各銀行對直銷銀行的發展仍然缺乏明確的定位。

  安全收費仍存疑慮

  除了産品匱乏,安全和收費也讓消費者對直銷銀行心存疑慮。

  記者也發現,雖然有的直銷銀行可以綁定他行卡,但把資金從他行儲蓄卡轉入直銷銀行的電子賬戶中時,部分直銷銀行是要收費的,其轉入資金就依據轉出銀行收費標準收取。因此,消費者在選擇綁定卡時,要注意所綁定借記卡的轉賬收費標準。這也導致很多消費者對直銷銀行仍持觀望態度。在某部委工作的公務員小楊告訴記者,現在還沒有用過直銷銀行,“擔心開通後卡裏的錢被盜走或者被亂收費”。

  銀率網2014年360°銀行評測結果也顯示,有66.11%的受訪者沒聽説過直銷銀行,22.46%的受訪者聽説過直銷銀行,但並非其客戶,僅11.43%的受訪者是直銷銀行客戶。

  調查顯示,客戶不選擇開通直銷銀行的主因是對直銷銀行的業務不了解,對其安全性依然存疑。此外,直銷銀行的用戶體驗度也有待提升,15.18%的受訪者認為直銷銀行“操作複雜”,影響其開通直銷銀行。

  (聶國春/《中國消費者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