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制度不公平是股市暴漲暴跌的病根
- 發佈時間:2015-06-30 09:31:0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週五A股市場總體呈現暴跌走勢,上海綜指4000岌岌可危。從市場軌跡指標來看,此輪暴跌是一次歷史上少有的量能難以複製的情況。如果4500-5100點堆積的籌碼形成中期無法逾越,那麼A股市場有可能進入到一個非常漫長痛苦及影響面非常之廣的投資環境中。正當市場處於恐慌之時,我們看到,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6月28日起央行降息降準消息出臺,顯示出典型的護市軌跡。
筆者研究認為,市場的重挫是市場行為的反映,暴跌救市不如切實完善交易制度公平建設改革。救市只能救一時,而制度公平建設才是未來股票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市場今年以來的軌跡顯示,暴漲暴跌對於市場投資者實際上體現的是一種非公平運作軌跡。
筆者與多個交易主體的中小投資者交流時,其絕大多數希望A股市場能夠推出T+0且無漲跌幅交易制度,以促進市場參與體的公平競爭。一位來自山東的網友感嘆到:“在這個沒有T+0公平交易制度的賭場裏,暴漲暴跌已是平常之事,看機構為所欲為,玩弄股民于股掌之中。什麼大規模毀滅股民玩法都研究出來了,就是不推出T+0公平交易制度這一對散戶有利的,也是唯一能同機構相抗衡的有利條件。”
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的典型代表,而信用經濟的核心反映的是市場參與主體的行為。因此,對保障市場運作品質及投資者公平交易來説,交易制度是最為關鍵的。
一個有效的資本市場,其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是公平交易,而就目前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來看,現行交易制度所體現的制度缺陷與非公平交易特徵非常明顯。新股首日交易脫離所有股票的特殊待遇、重組股多日停牌後的復牌漲跌幅待遇等,可以説構成了中國股票市場交易制度的非公平扭曲。
建築學中有“基礎不牢,其物可危”的現實理論,交易制度從源頭規則上説也是證券市場的基礎。目前我們看到股票市場交易模式出現極大的分化,比如機構及大戶可以進行股指期貨的T+0交易機制,而中小投資者卻絕大部分失去了對期指多空的選擇機會。近年股票市場軌跡顯示:滬深300股指期貨實行T+0交易制度;國債期貨實行T+0交易制度;上證50ETF期權實行T+0交易制度;而最為市場關注的滬港通,讓內地投資者看到香港股票實行T+0回轉交易制度,而且個股沒有漲跌限制。可以説品種差異化拉大的交易制度,使得佔比中國股票市場90%的中小投資者深感不公。
股票的市場化定價,是讓股票在市場充分多空博弈,形成市場化定價,優勝劣汰。但目前實際情況是新股首日交易制度的特殊待遇,使得股票定價扭曲。去年以來,44%後再來N個漲停的怪象繼續上演,而此種交易制度對於所有證券而言是典型的非公平交易制度的體現。據盈泰財富雲公佈的數據顯示,新股上市後5個交易日平均漲幅超過127%,上市後10個交易日平均漲幅超過195%。這種當日買入無法賣出且形成與老股脫離的漲跌幅,實際上為利益高開提供了便利。
一個有效的市場應該是多空充分博弈的市場,股票交易制度如果給某些品種一個政策,比如新股、重組股復牌給一個高的漲跌幅或無漲跌幅;而市場其他股票給一個10%,這就形成了極大的非公平交易。難怪目前A股市場如此眾多的上市公司重組停牌,實際上這也是再利用一個隱藏的所謂故事,在復牌時利用制度的不對等,形成利益托價進行炒作。
總體而言,市場的暴漲暴跌與交易制度有較強關係。近幾年來,隨著股指期貨、ETF套利、融資融券、滬港通等新型交易手段或産品的不斷出現,其交易制度明顯利於機構投資者,而使得廣大中小投資者無法實現風險與收益的當日對衝。通過歷史上“8·16光大證券事件”可以發現,大的機構投資者可以運用ETF套利資金對衝風險與收益,而當日介入的中小投資者,則相對而言失去止損機會。在股指期貨波動、套利模式增加且波動性較強的A股市場,現行的T+1交易制度,明顯暴露出交易制度的缺陷。
因此,筆者認為,與其暴跌後救市不如為切實推行交易制度公平快速改革,讓市場體現市場化的風險與機會,讓投資者公平的進行交易選擇是當下較為關鍵之舉,否則累積的非公平交易風險或導致最終的市場傷害,也難體現公平的市場競爭與優勝劣汰。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