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野馬村化害為利“逆襲”記

  • 發佈時間:2015-06-30 09:29:24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海拔2700多米的雲南省會澤縣待補鎮野馬村,曾經讓村民世代受窮的高寒冷涼氣候,如今卻讓這個小山村“逆襲”成為遠近聞名的萬畝百合基地,草莓、蔬菜、中藥材種植也頗具規模。

  會澤縣地處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仍有40多萬貧困人口。由於氣候冷涼,低溫霜凍災害頻繁,多年來野馬村都是靠馬鈴薯、蕎麥、豆子等“老三樣”農作物為生。

  為了啃下貧困“硬骨頭”,2009年會澤縣啟動了待補鎮“整鎮推進”扶貧開發,2010年在野馬村投入6000多萬元實施中低産田改造項目,使全村近3萬畝的爛草海從過去的“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成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記者17日走進野馬村,只見水泥溝渠流水淙淙,大棚連接成片,可謂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

  基礎設施的改善,思想觀念的轉變,讓野馬村具備了産業發展的基本條件,曾經的劣勢則“逆襲”成為優勢——氣候冷涼,最適宜百合、草莓、生菜和一些中藥材生長。

  “2005年,村黨總支從嵩明縣引來能人成功試種百合花,但一直不成規模。田地改造後,地裏不再浸水了,外地老闆來了,百合在村裏全面開花。”野馬村委會總支書記崔興德説。

  由於氣候冷涼,野馬村的百合花生長週期長,葉片青翠娟秀,肉質厚、花精神,花期比其他地方多5到10天,深受市場歡迎,待補鎮政府還為花農註冊了“野馬川”牌百合花商標。當地農民不甘於只給外地老闆打工,也學到了種植技術,紛紛流轉土地幹成了大戶。“據統計,野馬村共有318戶種植1萬畝百合,本村佔212戶。其中,以流轉土地的方式發展規模經營種植100畝以上的大戶本村有12戶,外縣外省有9戶。”會澤縣委書記陳國寶説。

  “百合每畝可實現純收入1.8萬餘元,價格最低的畝産值也有1萬元。種洋芋每畝只有800元,蕎麥每畝只有三四百元。”周順剛算了一筆賬。依託基礎設施改善,全村還種了一萬多畝的草莓、蔬菜、中藥材。統計顯示,野馬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2762元增加到2014年的7870元,貧困人口則從3341人減少到824人。(吉哲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