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腔真情係百姓

  • 發佈時間:2015-06-30 06:29:21  來源:大連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盛勇 谷宏瑞 本報記者石家家

  好人素描:

  35年如一日,在鄉村醫生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救死扶傷,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農村基層衛生保健事業,受到當地群眾的愛戴。他就是普灣新區三十里堡街道三道灣社區衛生所鄉村醫生楊金苓。

  紮實肯幹走上從醫路

  楊金苓,1959年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為人樸實勤奮。1978年,19歲的他因勤懇能幹被當時的三道灣大隊任用為“赤腳醫生”。那時候的醫療條件十分艱苦,房屋簡陋,幾乎沒有什麼醫療設備,他曾為此感到過徬徨,可是看到鄉親們被疾病折磨得死去活來,大病小病都得跑20多裏土路去鄉鎮衛生院就診時,他就暗下決心苦練醫術,服務好父老鄉親。

  他以幾近瘋狂的態度學習醫學知識,除了吃飯睡覺,給鄉親們看病,剩下的時間全部用來看書、學習,終於在1980年順利通過考試,取得了“赤腳醫生”的從業資格。雖然拿到了資格,但他並沒有停止學習,僅有小學文化的他憑藉著不懈努力,終於在1997年取得了“鄉村醫師”的職稱。在鑽研理論的同時,楊金苓也很注重提高自己的業務水準。他走遍了周邊的衛生所、醫院,通過不斷地積累總結,做了詳細的診療筆記,許多疑難雜症在他這裡藥到病除。

  用真情服務贏得群眾滿意

  鄉村醫生在農村行醫沒有時間概念,不管颳風下雨,白天黑夜,面對病人的需要他必須做到隨叫隨到。

  一天深夜,熟睡中的楊金苓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楊醫生,快,俺爹肚子疼得厲害,請你快去給看看吧。”楊金苓聞言,二話沒説,迅速穿好衣服,挎上藥箱,跟隨來人到了病人家。患病的老人名叫隋永利,已經70多歲了,老人一直患有前列腺疾病,最近因為著急上火,病情加劇。這天半夜,老人被尿憋醒,可怎麼也尿不出來,老人憋得臉色蒼白。看到這種情況,楊金苓又迅速跑回家,拿來了導尿管、尿袋,為老人導尿。通過治療,老人的神色漸漸恢復正常,經過這樣一番折騰,已是天色見亮,一夜沒睡的楊金苓看到老人的痛苦得到緩解,欣慰地笑了。在那之後,他每天都要去老人家兩三次,這樣一堅持就是三四年。

  在楊金苓的腦海裏,有一本村民健康的活臺賬,哪戶人家有臥病在床的老人,哪戶人家有行動不便的患者,都裝在他的腦子裏,他總是在患者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他們的面前。

  村裏有個老人叫孫蘭英,在1996年時感到身體不舒服,經醫院確診已是胃癌晚期,常常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楊金苓每天都要去看望他兩三次,給老人精神安慰,並適時地為老人服下一定劑量的止疼藥,並告訴老人的子女,如果晚上老人感覺疼痛隨時可以去找他。無論白天黑夜,老人疼痛時一定有他的身影,這樣的陪伴持續了一年多,直到老人臨終前還緊握著他的手。

  這樣的事情在他的從醫生涯中不勝枚舉。他每年義務出診400余次,行程1000余公里。35年來,他義務診療走過的路程相當於繞赤道一週。為了鄉親們的健康,他隨叫隨到、不辭辛苦、任勞任怨,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無私奉獻,他用自己的真情服務贏得了群眾的滿意。

  默默無聞作奉獻平凡崗位奏華章

  現在農民的生活好了,各種各樣的活動也多了起來。每年社區都要組織黨員出去考察學習,黨員隊伍中老年人居多,每次楊金苓總會陪同出行,他總是帶著他那個標著紅十字的藥箱,裏面各種常用藥、急用藥一應俱全。社區領導和參加活動的人員總是説:“有楊醫生在我們放心,他就是我們健康的守護神。”

  現在國家政策好了,在他擔任鄉村醫生期間,社區裏新生兒疫苗接種率達到百分之百。每到疫苗接種時間,他都會用電話及時通知家長帶著子女來到衛生室。業務水準上的精益求精,服務態度上的無微不至,為他贏得了鄉親們的高度讚譽,他本人于2001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並先後兩次被評為“區先進醫療工作者”、三次被評為“鎮先進醫療工作者”、四次被評為“鎮優秀共産黨員”。

  記者感言

  面對榮譽,楊金苓很淡然。他總是説:成績不能代表什麼,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樸素的語言中透露出一個基層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