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哈尼古歌的交響

  • 發佈時間:2015-06-30 06:20:5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伴著晨曦的大霧,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團長關峽采風的腳步踏上了雲南紅河的熱土。

  這是一段30多年的音樂情緣,讓老朋友們再次循音相聚,演繹出一個個熱情的音符。

  1983年,中央音樂學院作曲係的學生關峽、趙石軍、郭小笛等5人來到雲南采風。他們跋山涉水來到雲南紅河,蒐集少數民族音樂、汲取創作靈感,創作出我國首部彝族題材的交響組曲《彝歌》。

  “斜陽的余暉勾畫出偉岸的山巒,全寨的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迎接著我們。當我們走近,歌聲忽然四起,伴著用樹葉吹響的音調,匯成了奇妙的交響,在山谷裏迴響。”當年的情景清晰地印在關峽的腦海中。如今,關峽和郭小笛重返當年采風地,就是為了心中的那首歌。

  在阿扎河鄉普春村的田間地頭,上百名村民在田地裏表演著被稱為哈尼社會口語傳承的“百科全書”——哈尼多聲部合唱。藍天白雲下,呼吸著新鮮空氣、頂著強烈的高原紫外線,個個曬得如同紅臉醉漢的作曲家們分辨不出那究竟是醉氧的感覺,還是音樂的陶醉。

  一首首彝族歌曲響起,悠遠的音樂瞬間觸動了關峽的心。“再次聽到哈尼古歌感到十分懷念,自由而原生態的哈尼古歌將會給我的音樂創作開啟豐富的寶藏。這裡的音樂之所以獨特,是因為她和生活、生産結合在一起,是一種活態音樂。”

  當見到老朋友李阿帕時,大家萬分感慨。當年只有17歲、曾以隆重彝族歌舞迎接他們的李阿帕,如今已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當時路不通,我們從早走到晚才走到,這次聽到熟悉的音樂,見到熟悉的人,很激動。我們再次來這裡采風,希望能夠對具有豐厚積累和沉澱的民族民間音樂進一步的挖掘和提升。”郭小笛説。

  沉浸在美妙音樂中,時間總是太過短暫,關峽用先進手段盡可能地記錄原汁原味的音樂,生怕漏掉一點。“雖然過去也聽到過一些哈尼族音樂,但我們首次接觸到這樣的表演形態,這樣特殊的調式音階,很值得分析研究,會為我們的音樂創作開啟豐富的寶藏。”關峽感慨地説,接下來他們將邀請更多的作曲家來到紅河,在不破壞哈尼音樂文化的基礎上,將其與器樂創作結合起來,探索現場景觀演出等多種表演方式來展現哈尼族音樂。

  “中國交響樂團將以此次在雲南的采風活動為基礎,創作一批表現哈尼族、彝族民眾生活的音樂作品,並計劃于明年春節前在北京舉行一場融合哈尼族、彝族音樂元素及交響樂的專場彙報音樂會。”關峽説。

  好作品,在路上。國家交響樂團準備在當地建立創作基地,讓“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工作方式機制化。關峽説,“蜻蜓點水地走下去不行,希望通過創作基地的建立,讓藝術家和基層的雙向互動常態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