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滬指巨震跌3.34%退守4000點

  • 發佈時間:2015-06-30 02:11:27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本以為本週一將上演一場反擊大戰,不過讓投資者想不到的是,空方再次完勝。昨天,A股市場無視利好繼續大跌,滬指高開跳水連下三道整數關口,一度失守3900點,整個盤面幾乎要複製上週五的下跌模式,滬指一度暴跌至3875點。關鍵時刻,證監會緊急發聲,強調兩融風險可控,再加上四大行出手護市,滬指才小幅回升,跌幅收窄。□盤面表現

  兩市跌停股超1500隻

  週一早盤,兩市受上週末利好影響雙雙大幅高開,開盤後衝高回落快速跳水,臨近十點,金融、煤炭、地産、石油等權重股拉升,滬指震蕩回升翻紅,但投資者恐慌情緒有增無減,衝高後再度跳水暴跌,滬指盤中連破4200、4100、4000、3900點。午後開盤,銀行股逆勢拉升,工行、中行、農行、建行等四大行護盤,但已然回天乏力,滬指探底回升,跌幅有所收窄。全天最高4297.47點,最低3875.05點,盤中巨震10.07%。截至收盤,滬指報4053.03點,跌139.84點,跌幅3.34%;深成指報13566.27點,跌832.52點,跌幅5.78%。兩市跌停個股超過1500隻。兩市共成交15354.64億元。

  創業板週一也上演高開低走,盤中多次跳水連破2900、2800點,題材股暴跌,臨近午盤再度跳水破2700點。收盤創業板報2689.76點,跌230.94點,跌幅7.91%。

  □市場分析

  下半年投資回歸價值本質

  上投摩根基金經理盧揚表示,在大量的泡沫去除之後,投資將回歸本質,也就是對上市公司價值的認定。目前資本市場仍存在大量投資機會。“股價的下跌同樣也是基本面的繼續修復,基本面和股價接軌使得很多優質上市公司逐步進入一個可購買的價格區間。”

  展望下半年投資機會,盧揚認為,經歷了近期的調整,A股市場進入到一個盈利推進的階段,對於長期持有、或者通過股票價值增值而獲得收益的人來講,目前是較好的時點。簡單來看主要有兩個部分:一是銀行、券商或者以建築建材為代表的大藍籌板塊,包括國企改革一帶一路;另外就是“網際網路+”,即網際網路對於傳統産業的改造,具體看好四個方面:網際網路汽車、網際網路農業、醫藥行業以及新能源和環保板塊。

  盧揚強調,創新是未來最重要的投資主線之一,醫藥生物、新能源、産業網際網路和航太航空等領域正在孕育四個萬億級市場。

  尋找被錯殺的個股機會

  國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師喬永遠認為,市場仍具有相當的活力,不過與今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投資邏輯將發生變化,下半年更多追求業績或者是確定性的業績,這應是一個比較快速的變化方向。投資機會方面,看好央企改革、“網際網路+”。此外,他還建議關注一些區域性投資,比如長江經濟帶,未來在這條路上的投資會大幅加劇。

  中信證券認為,在不健康的杠桿被出清前,市場將會繼續整體震蕩,導致一些高品質的股票出現被連累錯殺的情況,為投資者提供介入機會。結合行業組自下而上的分析,建議投資者關注。其中,藍籌股以低估值為介入理由(集中在食品飲料、醫藥、汽車、建築、電力設備、銀行、地産),並特別關注有改革落地預期的地方國企。

  □證監會發佈

  兩融風險可控規模仍有增長空間

  昨天上午網上出現某配資網站發佈的一則通知:“請所有用戶于6月30日下午14點30前清空持倉,屆時未主動清倉的用戶將被執行清倉。”這一消息在市場中引發了不小的恐慌。該網站隨後發佈公告澄清:“早上因工作人員的疏忽,此前發的公告是建議用戶減倉的風險提示,而不是清倉。”

  伴隨著股指的大跌,昨天午後開盤不久,證監會就兩融問題在其官方微網志轉發了

  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答記者問。其主體內容大概分為兩部分,即融資融券業務風險總體可控,融資業務規模仍有增長空間。而此前市場消息顯示,股指連續下滑,兩融餘額近一年來呈少見的“四連跌”。

  疑問一:強制平倉致股市大跌?回應:強平比例很小

  針對目前有市場人士認為,近期股市下跌幅度較大的主要原因是場外配資強制平倉規模較大所致的疑問,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表示,滬深兩市近兩個交易日通過HOMS系統強制平倉金額不超過40億元,29日上午強制平倉規模約22億元,合計佔交易量的比例很小。

  疑問二:兩融業務風險是否可控?回應:風險總體可控

  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強調,目前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風險總體可控。壓力測試表明,在目前市場情況下,兩融業務整體維持擔保比例仍然遠高於預警線,滬深兩市25至26日兩個交易日因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30%而強制平倉金額不到600萬元,風險仍然可控。

  疑問三:規範兩融業務的計劃?回應:融資規模仍有增長空間

  針對下一步對規範融資融券業務的計劃,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表示,6月12日,證監會已就《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著眼于建立市場逆週期調節、證券公司自主風險控制和投資者自我約束的機制。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將按照證監會的部署,繼續規範發展融資融券業務。按上述規定測算,融資業務規模仍有增長空間。

  京華時報記者敖曉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