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海創周啟幕 海歸招聘專場“門庭冷清”

  • 發佈時間:2015-06-29 20:5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大連6月29日電 (楊毅)“往年要排隊收簡歷,今年等了好幾個小時也沒人問……”29日上午,在遼寧省大連市舉辦的2015中國海外學子創業周人才招聘會上,一些招聘攤位開出優厚待遇,但仍“門庭冷清”。

  記者在海創周現場看到,對“海歸”人才,眾多在場企業依舊表現出求“才”若渴的姿態。然而,偌大的展會大廳裏,前來諮詢的“海歸”應聘者卻寥寥無幾。

  等了3個多小時,攤位前沒人來應聘,大連地區一家科技公司的兩名招聘人員乾脆低頭玩起了手機。“只招銷售員,入行第一個月工資3000元人民幣,半年後就能漲到6000元,待遇相當優厚,可挂出去半天,一個上午沒幾個應聘者。”該公司的招聘人員説,這樣的情況她第一次遇到。

  據組委會數據顯示,今年報名參加海創周的留學生僅500余人,相較于去年報名參加的1170名,此次足足減少了一半多,企業提供的崗位數量相對以往也有一定程度下降。

  雖然參加此次招聘會的海歸人數有所減少,但其實中國海外留學生回國總人數卻在不斷增長。據了解,截至2014年底,中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已達180.96萬人,其中近三年來回國的就達100萬人,超過了前30多年回國人員的總和。越來越龐大的海歸群體也隨之進入“求職難”行列。

  今年從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畢業的王晨一深有感觸。她説,海歸身份沒有給自己帶來優勢,“工作很難找,看了一圈就投了3份簡歷,企業招工太少,很少有適合自己的專業”。

  隨著出國留學人員數量的“井噴式增長”,“海歸”這個標簽的意義也逐漸開始淡化,從當初的“好工作、高收入”的身份標識,逐漸向“不能和未來掛鉤”轉變。

  前來招聘的長沙市人社局人才開發處副處長趙雄亞表示,現在的海歸大多奔著一線城市去就業,有的直接就留在了國外,許多企業對於應聘者的高學歷要求也是海歸們望而卻步的主要因素。

  趙雄亞坦言,其實現在很多世界知名大企業在中國拓展得很快,包括在二、三線城市。所以留學生的機會其實很多,應該放開心態,了解哪些城市的政策更加適合自己。(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