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環評是生態環境保護的第一道關口:必須嚴懲環評造假

  • 發佈時間:2015-06-26 07: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福建某市就當地一家有色金屬深加工企業的三期項目舉行環評聽證會。企業所在地的居民代表查看了此前環保局公示的該企業二期項目環評報告發現,在公眾參與環評問卷調查對象名單裏,標注跟他們同村的,卻幾乎都不認識。經核實,過半數的人並非當地居民,相當一部分人也不住在當地。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生態環境保護的第一道關口,旨在通過事前控制預防破壞生態環境事件發生。按照環評制度設計,環評報告要對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環評造假。該市出現的這起事件説明,環評報告公開並沒能完全杜絕環評造假現象,究其根源就是環評報告沒有公開,給環評造假留下了機會。

  要從源頭上保護生態環境,避免污染企業開工建設以及建成生産,必須徹底杜絕環評造假。一方面,對於環評造假行為必須依法給予嚴懲,既要吊銷參與環評造假的環評機構的執照、資質,還要追究參與環評造假的工作人員以及涉事企業的法律責任,切實提高環評造假的違法違規成本。另一方面,應進一步提升環評的陽光化程度,環評報告公開既要有廣度,還要有深度。在環評的公眾參與環節,應當全面、詳細公開公眾參與的具體情況,公開環評公眾參與調查的人員名單、聯繫方式,便於公眾核實、監督,從而保障公眾的參與權。同時,嚴格落實公眾聽證制度,讓公眾完全行使自己的話語權,讓造假者在陽光之下無處可藏。(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何 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