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01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特色産業興鄉村旅遊旺

  • 發佈時間:2015-06-26 07:31:1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傳君

  告別土坯房住上“別墅”式新居,出門便可在村裏的産業園上班,利用便利的交通吸引城裏人下鄉休閒,這是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鳳凰包村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3年前,鳳凰包村是全區典型的“三無”貧困村:無新居、無産業、無配套,僅僅時隔3年,鳳凰包實現了鳳凰“涅槃”,貧困村成了“世外桃源”,其秘訣何在?

  這得歸功於恩陽區著力城鄉統籌發展,努力打造“巴山新居+特色産業+鄉村旅遊”的大農業格局,農民成功搭乘這艘大船,將增收致富的夢想變成現實,每人平均純收入快速上升。2014年全區每人平均收入達到7176元,增長12.2%,其中鳳凰包村每人平均增收達1200元。

  鳳凰包村的“鳳凰”起飛了

  今年43歲的蔡宗權,是土生土長的鳳凰包村人。去年前,老蔡夫妻一直在外從事建築業多年,積攢了幾十萬元。“春節前回老家,簡直讓我震驚:村裏的泥巴路變成了柏油路,以前荒蕪的土地被整理成型,栽上了一望無垠的獼猴桃,村裏建起一排排嶄新的樓房,還有廣場、圖書室、電影院……”他決定不走了,利用政府打造成巴線鄉村旅遊帶的契機,把家裏廢棄的魚塘重新打造,水域總面積達10多畝,建遊客垂釣中心。

  每到週末,蔡宗權的魚塘邊都坐滿了垂釣客,每天釣魚的收入上千元,餐飲收入也有好幾百元,一年收入能達50余萬元。“沒想到在家門口也能掙這麼多錢,還能照顧年邁的父母,監管孩子好好讀書。”蔡宗權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據介紹,去年來,全村通過引進四川天恩農業旅遊發展有限公司,2000余畝土地實現了整村流轉,而今,1500畝獼猴桃園全部搭上架,500畝油牡丹明年就可開花。雖然産業尚未産生經濟效益,但該村探索出的“152”分配激勵機制,給農民增收描繪了美好的願景:

  “1”是保底租金,按450斤黃谷折價,每畝每年600元;“5”是指投産後,農戶從公司返租一定面積的獼猴桃園,公司負責技術培訓和産品回收,農戶負責投入肥料、藥物等生産資料和相關勞務,最後按每畝凈利潤的50%分成;“2”就是如果農戶不返租,只負責鋤草、松土、排水、看護和採摘等勞務,最後按每畝凈利潤的20%分成。

  “預計到2017年我們將建成1萬畝旅遊觀光基地,建成一個鮮果加工廠和5000噸鮮果氣調倉庫,從而成為全省鄉村旅遊示範村,帶動230多人就業。”鳳凰包村黨支部書記張劍鵬説。

  鳳凰包模式並非“一枝獨秀”

  34歲的張瑩,過去一直在廣州務工,收入頗豐,小日子也過得其樂融融。然而,父親患癌症去世,母親兩次手術,不僅花光了他所有積蓄,還欠下5萬元債務。

  “突如其來的打擊不僅摧毀了我原本打算修新房的夢,還讓我的家庭遭遇變故,妻子離我而去……”一切轉機就在去年,張瑩從廣州回到老家,看到原本一貧如洗的山村,竟然建成了近2000畝的生態農業産業園,張瑩到園區務工,每天能拿80元工資。由於踏實肯幹,不到3個月時間,園區就聘請張瑩為管理員,每月工資4000元,加上獎金,一年有5萬多元的收入。重新燃起希望的張瑩臉上有了笑容。

  2014年底,村裏通規自建新居,張瑩毫不猶豫地籌錢,建起一座200平方米的小洋房,而今一家人終於告別了土坯房,住進了新居,日子越過越幸福。

  這個故事不是出自鳳凰包村,而是發生在臨近的錢庫村。由此可見,在恩陽區,鳳凰包村的模式並非“一枝獨秀”,而在下八廟鎮鳳凰包、錢庫等村和觀音井鎮觀音庵、樓房等村共計7個村,村村如此。這便是恩陽區按照“巴山新居+特色産業+鄉村旅遊”的思路,著力打造的下八廟—觀音井統籌城鄉示範片。

  “我們主要的做法是因地制宜建新居、規模發展新産業、城鄉統籌強配套、深化改革穩增收,最終目的是努力構建大農業格局助農增收。”分管農業的恩陽區委常委張治國説。

  2013年以來,恩陽區按照“小規模、組團式、生態化、微田園”規劃建設理念,在示範片共規劃“巴山新居”聚居點8個,目前建成鳳凰包村、安居村、錢庫村、觀音庵村聚居點4個367戶,普濟宮村、萬壽村和樓房村新居建設正在推進中。

  目前完成道路建設43.1公里,土地整理5200畝,建提灌站2個、人畜飲水工程4處,整治病險塘庫28口;建活動廣場2處,村級服務中心3處,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個。示範片流轉土地5200畝,園區農戶返租1200余畝,戶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大農業”助農增收

  恩陽區雖是一個年輕的行政區,發展起步晚,但動力足。成巴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且在境內留下3個出口,交通大動脈為該區大農業格局的構建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013年,四川天恩農業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在下八廟鎮和觀音井鎮投資建産業園,目前園區以鳳凰包村為中心,輻射帶動了周邊6個村。僅2014年,公司就為當地農民勞務支出200多萬元,土地流轉費108萬元。

  “構建大農業格跼踀進增收致富,這是全區統籌城鄉發展的大戰略。”恩陽區委書記梁津華説,“建區以來,我們共投入45.3億元用於巴山新居建設,基本形成了‘三業、四圈、五帶、八園、十特’的産業格局,實施4種土地流轉模式,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農民收入增長迅速。今年1-5月,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3389元,增長12%。”

  截至目前,恩陽區共完成巴山新居聚居點規劃215個,改造農村土坯房1.5萬戶,建成中心村6個、聚居點98個、農村廉租房326套,聚居農村居民8500戶3.2萬人,成功創建鍾家壩、高店子等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莊38個。

  按照産村相融的要求,全區已建成以上八廟為核心的蘆筍産業園3萬畝、以漁溪為核心的川明參産業園2萬畝、以柳林為核心的銀杏産業園2.5萬畝、以石城為核心的城郊商品蔬菜園5萬畝;培育種養大戶800戶、各類專合組織230個;發展農家樂112家。

  下一步,恩陽區計劃時令、特色蔬菜栽植30萬畝(復種),蘆筍産業10萬畝,優質水果4萬畝,巴藥(川明參)産業3萬畝,銀杏産業觀光帶3萬畝,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600個、家庭農場300個、龍頭企業10家、專業村50個、大戶1000戶,建成畜禽標準化養殖場(小區)96個,實現農民年均增收14%。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