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超市生鮮可借掃碼追溯

  • 發佈時間:2015-06-26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邵藍潔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打開手機掃一掃就可以看到超市的肉類和蔬菜來自於哪,這樣的追溯方式正在北京各大超市鋪開。昨日,商務部舉行的超市追溯體驗活動啟動儀式上,“E追溯”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這是全國首次推出的綜合追溯微信公眾號,也是北京首次嘗試商品電子追溯體系移動化。

  此次活動主要針對肉類和蔬菜類産品,並首先在北京家樂福超市和永輝超市等12家門店推廣。北京商報記者在家樂福超市雙井店進行了體驗,首先下載並進入“E追溯”微信公眾號,點擊“微服務”,然後用其中的“掃碼查詢”功能掃描聖野品牌肉類價簽上的二維碼,手機上僅顯示出商品供應商。

  據北京聖野食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儲志林介紹,基於高檔肉類商品定位,聖野自己也提供了可追溯的二維碼在商品外包裝上,掃碼後將顯示零售環節、屠宰環節、養殖環節的具體資訊,目前“E追溯”和自己的追溯正在對接過程中,對接完成後,包括品種、價格、重量、屠宰日期、屠宰場以及養殖基地和出欄日期等各種從養殖到零售終端的資訊都將出現在掃描結果頁面。據其透露,“我們的屠宰場已經安裝了攝像頭,在商務部的網站上可以看到屠宰各批次的實時畫面”。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可追溯是通過物聯網技術,做到資訊流和商流統一,不過現實操作過程中,兩者還存在時間差,並不能完全統一。以豬肉為例,在超市上架的前一天晚上需要完成屠宰分裝和資訊上傳,但資訊平臺需要在第二天才能接收處理資訊,而商品在早上8時已經在超市開始售賣。據業內人士透露,平臺系統建設還需要提高,一旦接收資訊量太大,可能會造成延滯,並不能完全顯示全部追溯資訊。

  相關人士介紹,建設商品電子追溯體系,一是可以解決來源追溯難、去向查證難的問題,方便消費者快捷查詢和維權,另外,可以提高對問題食品的發現能力和處理能力,有利於倒逼生産經營者提高安全責任意識。在此之前,北京消費者的肉菜追溯主要通過超市賣場內的追溯查詢機器,索要追溯小票,手工輸入20位條碼等方式查詢。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多數查詢機器在超市已成擺設,有的機器甚至已經拔掉電源,不再使用。而主動索要追溯小票的消費者也少之又少,有消費者稱,偶爾查詢也是購物回家後登錄相關網站查詢。與上述三種方式相比,掃碼查詢更方便快捷,但是需要超市提供穩定的無線網路或者網路信號。北京商報記者現場觀察到,有多位消費者因為掃碼反應時間過長而終止了操作。(記者 邵藍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