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拯救“植物大熊貓”

  • 發佈時間:2015-06-25 08:30:38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種生長了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植物在我們這個時代永遠地消失了,那將是一件多麼令人惋惜的事!

  為提供公眾的植物保護意識,6月19日,新疆珍稀瀕危植物保護科普展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吐魯番沙漠植物園舉行。這些植物中的“大熊貓”對我們的生活究竟起著多大作用?目前我區珍稀瀕危植物生存現狀如何,是怎麼進行保護的?保護中存在哪些問題?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瀕臨滅絕不只是惋惜

  “每一種植物,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價值。”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吐魯番沙漠植物園副主任張道遠的一句話道出了植物存在的意義。

  一種植物的瀕危甚至消失,或許對很多人來説,可能僅意味著餐桌上少了一道菜,或者缺了一種滋補身體的藥材,無足輕重,除了惋惜,不會有更多的失去之痛;而對於那些還沒有走入人們生活的植物,它們是否存在就更引不起太多關注了。

  可是,它們真的無足輕重嗎?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植物的認知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未來科學很有可能發現某種植物的基因恰好是攻克某種疾病的關鍵。那一刻,很多生命期待它的挽救,可如果它已經不存在了,結果會怎樣?”張道遠説。

  據統計,目前分佈在新疆的植物種類中,僅新疆特有的就有1773種;這些名目繁多的植物種類,被人們認知的則少之甚少。

  那些已被認知的植物中,多為有經濟價值的植物,包括藥材等。但近年來,受利益驅動,我區部分藥用植物遭遇濫採濫挖。“如果這些植物種類處於瀕危狀態,子孫後代的健康誰來守護?”張道遠痛惜地説。

  從整個生態系統來講,植物的滅絕映射出其生存環境的惡化,生存環境的惡化將進一步破壞植被,植被的破壞必然導致荒漠化,這對於生態脆弱的新疆尤為嚴峻。

  發菜是生長在我區荒漠地區的一種植被,對保持脆弱生態系統的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幾年,由於人們對野生發菜大肆採挖,嚴重破壞了生態。據報道,每採集100克的發菜,便會破壞相當於16個足球場面積的草原,使這片草原至少10年寸草不生,這是造成沙塵暴的原因之一。

  很多植物也是研究地球演變的“活化石”,被稱之為“植物大熊貓”,沙冬青就是如此。據了解,新疆沙冬青主要分別在烏恰縣的一個山坡上,是上白堊紀遺留植物,目前瀕臨滅絕。對它的保護,無疑對於研究地理學、古生物學和古地質學等都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

  野生植物保護成效明顯

  珍稀瀕危物種保護模式有兩種:遷地保護與就地保護。

  吐魯番沙漠植物園是新疆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護的重要基地。自1972年建成以來,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園內引種繁育荒漠野生植物資源,並開展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研究課題。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該園已從最初的33公頃發展到今天的150公頃,園內保存植物種700余種,其中荒漠珍稀瀕危保護植物40余種,如新疆沙冬青、脹果甘草、大蕓等,成為西北荒漠區獨具特色的植物資源遷地保護和荒漠植物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研究基地。

  新疆第一條沙漠公路綠化實驗就起步于吐魯番沙漠植物園,不僅美化了環境,還使沙漠植物梭梭、沙拐棗等得到了保護。這是野生植物在合理利用同時得到有效保護的典型案例。在這一理念指導下,近年來我區沙漠肉蓯蓉、甘草等植物也逐步走上了産業化發展之路,被廣泛人工種植,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這些野生植物也得到了有效保護。

  在進行遷地保護的同時,自治區還對一些植物進行就地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記者從自治區林業廳了解到,目前我區共建立自然保護區42個,其中專門針對植物建立的保護區近10個,如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塔裏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伊犁小葉白蠟自然保護區等。

  制度監管離不開法律依據。從2003年9月1日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辦法》正式施行,意味著新疆野生植物保護正式步入法制化軌道。2006年12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野生植物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此舉在全國亦屬前列。

  為防止過度採伐,自治區林業廳加強了監管,從2013年起,只對全區有需求的醫藥企業、單位發放野生植物採集證和收購證,沒有這兩證從事相關行為將受到嚴厲處罰。這一措施運作兩年來,我區破壞野生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呈下降趨勢。

  以上可見,通過種種途徑,我區野生植物保護工作已取得明顯成效、

  喚醒公眾保護意識

  儘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區野生植物保護形勢依然嚴峻。通過科研人員長期調查發現,目前雖沒有詳細數據表明新疆野生植物物種消亡的具體數量,但很多野生植物資源已在原産地消亡,尤其是旅遊區的一些稀有植物遭受破壞嚴重,如新疆特有的野生鹽樺、阿魏已難覓蹤跡。

  “今天野生植物的遭遇,主因在人的擾動。”從事新疆植物研究與保護的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潘伯榮説,包括人生活區域的擴張、對奢靡生活的追求、暴利的驅使等。同時,保護野生植物,資金投入不可缺少。潘伯榮説,如果沒有課題資金支援,瀕危的新疆沙冬青就不可能遷地到吐魯番沙漠植物園得到保護。但並不是每一種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都有幸能申請到國家課題,資金短缺一直是我區野生植物保護的“短板”,使得我區野生植物資源調查進度緩慢。

  其實早在20世紀50年代,天山南北便開展過一次由中外專家共同參與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從那以後,不斷有研究人員步入新疆神秘的植物王國。令人欣喜的是,經過野生植物專家們的不懈努力,已有越來越多的過去不為人知的野生植物露出了真面目:20世紀50年代調查得出新疆高等植物數量為2000余種,而如今已達4000多種。

  新疆的野生植物雖然在種數上相對貧乏,僅佔全國區係成分12%左右,但特有種卻十分豐富,中國僅分佈于新疆的植物就達1773種,許多種的資源量還在國內位居前茅。但是,同野生動物相比,人們對野生植物的關注程度要弱得多。野駱駝、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動物如今可以説無人不知,而同樣生長在新疆的裸果木、矮沙冬青等珍稀植物,不要説模樣,就是名字許多人也從沒聽説過。

  在6月19日舉行的新疆珍稀瀕危植物科普展上,來自吐魯番市高昌區恰特喀勒鄉紅旗小學的師生都表示,新疆有哪些瀕危植物,這些植物對人有哪些作用,他們知之甚少。“不知,何談保護?”張道遠説,認識、了解新疆的珍稀瀕危植物是喚醒公眾保護意識的第一步。(記者岳燕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