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利加速推進“裝配式建築”興起
- 發佈時間:2015-06-24 14:33:06 來源:中國民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標準不嚴造成市場亂象頻現
運到工地的不是零散的鋼筋、混凝土、保溫板,而是一塊塊墻板、樓梯等“零件”;工人在機械的配合下把這些“零件”組裝成一棟棟住宅……這種像“搭積木”一樣建造的裝配式建築近年來較多地被運用到實際項目中。
業內人士和專家學者指出,當前住宅産業化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然而,我國住宅産業化尚處於初級階段,應儘快完善技術標準,引導和規範住宅産業化發展。
裝配式建築呈“井噴”之勢
所謂裝配式建築,是指採用系統化設計、模組化拆分、工廠製造、現場裝配的方式建造房屋,盡可能在工廠進行加工和現場組裝設計而成的工業化建築。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産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表示,裝配式建築能夠更好地實現對建造品質、施工工期、人工用量和成本方面的控制。施工技術手段的改變能夠有效消除傳統建造方式下的人工作業誤差,保障建築品質,減少現場施工産生的能耗和污染,還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産效率。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累計新開工裝配式建築面積約為1200萬平方米,2014年當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築面積已超過2000萬平方米。
政策紅利是近幾年住宅産業化加快推進的一個主要原因。在強制措施方面,北京規定,到2015年,産業化建造方式的住宅達到當年開工建築面積30%以上,新建保障房基本採用産業化方式建造;長沙要求全市2014年~2016年住宅産業化實施比例分別不低於同期新開工建築面積的10%、15%和20%。
在激勵措施方面,上海對於土地出讓合同中沒有要求的住宅項目,制定了預製外墻建築面積豁免政策,同時結合建築節能專項扶持資金,給予財政補貼。長沙對購買産業化住宅的購房者給予60元/平方米的財政補貼。
此外,一些企業也積極順應建築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帶動住宅産業化加速推進。
盲目跟風、缺乏標準
儘管我國住宅産業化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忽視的是,相比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我國住宅産業化仍處在初級階段。在發展過程中,房企參與度不高、可行性技術較少、缺乏行業統一標準等問題困擾著産業化發展,進程仍顯緩慢。
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31家預製構件廠;而在2014年底,這一數量已經達到60家。僅一年的時間,構件廠數量就增長了近一倍。瀋陽衛德建築産業現代化研究院院長鄭勇指出,在這60家構件廠中,真正實現運營良好的只有一半左右。
北京、瀋陽的一些企業也透露,受房地産市場調整影響,開發商和建築商手裏項目較少,不少構件廠“今年都沒有活兒”,産能大量閒置。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産業化發展中心規劃發展處處長劉美霞指出,就9個住宅産業化試點(示範)城市情況來看,由於缺乏標準等原因,住宅産業化在品質監管和品質追溯等方面存在較多問題。現有設計、施工分別招標,再加上建築業的轉包、分包項目的經營管理模式,造成了住宅産業鏈上設計、施工、生産等環節的脫節。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住宅産業化各個環節涉及的標準都嚴重不足。這使得相關企業面臨“無章可循”的窘境,標準的缺失日益成為住宅産業化的發展瓶頸。
“目前迫切需要構建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工業化建築評價體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産業化發展中心副總工葉明説。
(文/李倩倩 劉良恒 原載《經濟參考報》)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