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武漢東湖高新區:一個印章管審批

  • 發佈時間:2015-06-24 06: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6月15日上午9時,記者走進武漢東湖高新區政務辦事大廳,正遇上剛剛拿到營業執照的劉女士。作為一家醫療器械企業的負責人,劉女士感慨地説,“2013年我也創辦過一個公司,當時準備了工商、質監、稅務3套材料,前後跑了近1個月才辦好證照。現在‘三證合一’,只需要交一套材料,一個印章管審批,兩個工作日之內就搞定了。”

  武漢東湖高新區副主任夏亞民介紹説,“一個印章管審批”帶來的直接驅動效應,是光谷平均每天誕生22家科技型企業。截至目前,區內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832家,名列全國高新區前茅。在行政審批與服務、科技創新、科技金融和擴大開放4方面完成38項改革事項,形成20項制度性成果。

  據了解,去年10月,東湖高新區開始籌備組建行政審批局,一個印章管審批;建立權力清單管理模式,制定行政審批事項清單,清單之外一律不得設立審批事項,做到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確保在行政審批、工商服務、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社會信用體系、金融服務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進一步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積極性。

  為了建立健全服務投資主體的長效機制,最大限度釋放各類市場主體投資、創新和創業活力,武漢東湖高新區大力推行“三零服務”——全面推廣工業項目審批“零障礙”,由政府向社會公佈負面清單,投資主體自主決定投資領域、投資項目,對負面清單外工業項目不再審批,建立前置事項承諾加備案、承諾公示、集中驗收、責任追究、全過程監管等制度,投資主體在獲得用地、作出承諾後,自主依法依規開展設計、評審、施工,竣工後接受全面驗收,驗收合格後頒發相關證照;全面推廣工業項目註冊“零收費”,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凡涉及政府服務的內容一概免收各種費用;全面推廣工業項目服務“零距離”,嚴格落實重點項目領導包保制、項目秘書服務制,統籌推進包括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在內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準。

  記者在新近公佈的《東湖高新區內資準入負面清單》上看到,圍繞東湖高新區“131”主導産業,36個重點産業實行“非禁即入”,同時列出了13項內資禁止投資項目,清單之外,內資企業均可進入。

  據悉,這是武漢市發佈的首份“負面清單”。武漢東湖高新區負責人解讀説,這份清單是圍繞東湖高新區“131”産業格局而制定的,細分為光通信、鐳射、光電顯示等36個重點産業。“131”産業格局,即1個核心産業(光電子資訊)、3個戰略産業(生物、能源環保、高端裝備製造)、1個先導産業(高技術服務業)。

  “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不只是一份清單,從簡從快的審批更為重要。”夏亞民説,該區簡化市場準入制度,成立行政審批綜合管理部門,啟用行政審批專用章,全面實施企業設立“一口式”、産業項目“一體化”和政府投資項目“一條龍”等行政審批方案。同時,東湖高新區還創新投資準入模式,對清單內的內資企業投資項目“聯合審批”;對清單外的內資企業投資備案試行“承諾審批”,即次要材料不齊全,只要書面承諾限期交齊都可審批,讓投資便利化。

  在東湖高新區,商事制度改革主要包括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放寬市場主體準入和創新政府監管方式等內容,目的是進一步簡政放權,“改革的核心是簡政放權,根本上還是理念的改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盧現祥認為,市場活力和市場秩序如同硬幣的兩面,基於簡政放權這個根本理念,包括商事登記制度在內的一系列改革乃大勢所趨,這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要求。

  簡政放權有力帶動了東湖高新區創新發展。據統計,去年高新區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9855戶,同比增長62%,其中新登記科技型企業4293戶,每個工作日新增22家。區內註冊企業已達2.6萬家,註冊資本金凈增494億元,增長156%,進入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經濟日報記者 鄭明橋)

東湖高新(600133)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