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農業提供全程社會化服務

  • 發佈時間:2015-06-24 02:31:1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徐恒傑葉曉寧

  “雖然我是搞科研的,但在種地上你肯定不如我。你們需要跟我學,照我這樣做!”

  6月初的一天,當附近村鎮的幾個種糧大戶一大早前來中心的基地參觀學習時,江蘇省農科院蘇北服務中心主任楊四軍研究員也已經開始忙碌起來,籌備小麥收割與秸稈打捆一體機的現場會。面對服務對象,他省去客套,自信而匆忙地跟他們打了個招呼。

  麥收時節裏,這是楊四軍研究員普通一天的開始。

  小麥示範基地助力良種推廣

  6月4日,記者隨同兩位種糧大戶,泗洪縣石集鄉湯楊村63歲的農民許昌連和青陽鎮48歲的農民盛華永,一起參觀小麥示範基地。

  江蘇農科院蘇北服務中心的小麥基地,位於江蘇省泗洪縣,毗鄰濕地公園。記者看到一片片黃熟待收的麥田間有著明顯的田壟區隔,不同的田塊種著不同的品種,田頭樹立的標牌上詳細描述了所種品種的名稱、特點和育種單位及育種專家。

  “秋後選種什麼小麥品種才好,這時候是最好的觀察期。”許昌連説,他和兄弟二人一起合作種著120畝田,每年稻麥兩茬。老許看好三塊田的小麥,並進行了中大麥穗的穗粒數比較:淮麥33號,51粒;煙農19號,52粒;連麥7號,37粒。他説,這三個品種都很好,連麥7號雖然穗粒數少,但明顯抗病性更強,也適合選種。

  盛華永種有300畝地,雖然也有20多年種地經驗,但他並沒有像老許一樣仔細比對,似乎傾向於相信老許的選擇。一旦作出選擇,他們説將會通過服務中心代購麥種。他們還在服務中心了解了農資服務等情況。

  6月23日,記者又與盛華永電話聯繫,聽説他的麥子都收完了,産量差不多每畝800斤。麥收後,稻子是機插秧為主,已經種下去了。秋後的麥種打算選擇淮麥33號,或淮麥31號。

  楊四軍説,通過服務種糧大戶,蘇北服務中心推廣的良種面積已達到5萬畝以上。

  農機與農資中心保障物資供應

  江蘇農科院蘇北服務中心最有標誌性的所在,是一個標準廠房樣式的建築。裏面除了辦公室、小型會議室等房間外,大片的空間都留給了各式農機具和成堆的化肥等農資。蘇北最大的種糧大戶之一的杜為媒,也把自家的部分農機存放在這裡。

  杜為媒看上去約30多歲,穿著入時,像在城市工作的白領,卻在當地承包種地十幾年了,目前承包有7000畝地。她説自己很喜歡種地。

  據楊四軍介紹,杜為媒對農業新技術很敏感,去年就採用服務中心與相關農機廠家最新合作成功的收稻播麥一體機試種了1800畝小麥,今年收成應該不錯。

  日前,記者與杜為媒聯繫得知,她今年小麥也都收完了,平均畝産800多斤。採用收稻播麥一體機試種的1800畝小麥,産量不低,主要好處是搶出了幾天的農時,還節省了每畝約30元的耕作成本。

  與省農科院研究成果對接,與社會資源加強合作

  “服務中心的優勢體現在三大整合:品種、裝備和技術。其中,品種是基礎,裝備是保障,技術是支撐。服務中心種的近500畝示範田就建立在這三大整合之上。”顧克軍説。

  江蘇省農科院蘇北服務中心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會建立這樣一個服務中心?

  楊四軍向記者解釋説,3年前,針對當時耕地已經較多地集中到種糧大戶的現實,時任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院長的嚴少華提出,農業科技最終要為現代農業提供全程社會化服務。江蘇省農科院蘇北服務中心就是從這個很有前瞻性的理念中産生的。

  江蘇省農科院曾經與農業企業探索合作搞好這樣的服務中心,結果並不理想。於是,嚴院長就找時任江蘇省農科院現代農藝與環境資源研究室主任的楊四軍,希望他能夠探索建立這樣的社會化服務中心。當時,楊四軍55歲,他認為幹技術推廣和服務工作也許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經驗與能力,與領導的想法不謀而合。楊四軍有近40年的農科經驗,曾長期合作的江蘇宿遷也迫切期望他能在當地做農業科技示範推廣工作。就這樣,宿遷市的泗洪縣最終成為江蘇農科院蘇北服務中心的發展基地。

  與江蘇農科院研究成果的對接,是服務中心的基本特色。記者在服務中心採訪時,現任江蘇省農科院現代農藝與環境資源研究室副主任的顧克軍,正巧從江蘇農科院來到服務中心開展工作。服務中心的示範田裏栽培著顧克軍培育的小麥品種:遷06073,中強筋,抗逆性強,比常規品種可增産5%左右。

  與相關社會資源的合作,是服務中心的重要亮點。比如秋季的秸稈焚燒,各地雖早已出臺秸稈“禁燒令”,但仍不乏“頂風作案”者。國家支援秸稈資源回收行業已十年有餘,但秸稈綜合治理,仍然存在關鍵的瓶頸問題。楊四軍認為,關鍵瓶頸就在於秸稈收集的成本基本高於其市場利用價值。要解決問題,還要從農機上著手。他的合作者,江蘇某機械裝備公司負責人趙愛東向記者介紹説,通過10多年的研製,在蘇北服務中心的支援下,國內外首創的收割與秸稈打捆一體機已通過省部級鑒定,在服務保障體系逐步完善的情況下將實現量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