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靈魂能夠趕上
- 發佈時間:2015-06-23 07:33:17 來源:長春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羅日榮
閱讀是修煉智慧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古人有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可見古人當年認為修煉智慧首先得“讀萬卷書”。
作為一名教師,我首先閱讀的自然是教育類的書籍,比如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盧梭的《愛彌兒》、陶行知的《陶行知文集》、蔣夢麟的《西潮》、懷海特的《教育的目的》等。這些書都是我大學畢業之後讀到的,它們給了我教育思想的啟蒙。我知道,“沒有時間閱讀”是我們閱讀最大的障礙,老師是一個很忙碌的職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進行閱讀呢?
首先,我在網路上看教育界的朋友推薦什麼書,給自己開個書單,然後去書店購買一本書。因為我有個壞毛病,就是這本書看了個開頭,又去看另外一本,結果就會一本都沒有讀好。買來紙質的書後,我會在網路上將這本書的電子版給下載下來,看紙質的書,讀到精彩的地方,就在電腦裏寫讀書感悟,如同司馬光寫《資治通鑒》一樣,在下面加上批註“羅日榮曰”。我讀書的觀點是:首先就要把書讀厚,不把書讀厚不是讀書。
除了閱讀一些教育類方面的著作,我喜歡看一些中國歷史方面的書籍,尤其喜歡《論語》《孟子》《二十四史》等。為什麼喜歡,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中國人的靈魂其實就在這些歷史典籍中。閱讀了那麼多,我以為《大學》八個字説得最透徹:“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我們立身處世,始終在遵循中國文化給我們制定的無形規則,從傳統文化裏吸取修身的營養,這是必須的。
再次,我主張讀書不在多,而在精,先讀厚,然後再讀薄。清代“讀書達人”曾國藩有很好的讀書方法值得我借鑒,他説:“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所以個人以為,讀書在於讀懂、讀透。對於某些好書而言,這類書是需要細細品味的,沒有品味,也就沒有讀書之樂,沒有思考,走馬觀花的讀書方式無異於浪費時間。
人類文明幾千年,書籍浩如煙海,要想把書讀完,那無異於用水瓢把大海的水舀幹。我認為,讀好書需用意,讀得一本是一本。閱讀不僅可以豐富我的教育理想,也是修身最好的方式。閱讀,就是讓落下的靈魂得以趕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