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國資流失 須強化權力監管
- 發佈時間:2015-06-23 06: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今年3月開始,中央巡視組對26家央企進行了專項巡視。近期,中央巡視組陸續向上述單位反饋巡視情況,截至19日,已全部反饋完畢。從巡視的情況來看,領導為親屬搞利益輸送、財務管理混亂等屬於高頻問題。其中,武鋼、南方電網、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四家被巡視企業還被用上了“蠶食國資”的概念。特別是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更是在情況通報中出現了諸如“蠶食”、“圍獵”國有資産這種十分嚴厲的措辭。
事實上,從巡視組通報的情況看,那些沒有被點名蠶食、圍獵國有資産的企業,也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類似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關鍵在於怎樣解決,如何才能把國有資産流失的漏洞堵上,把防止蠶食、圍獵國有資産的籬笆扎牢。
日前,中央深改組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産監督防止國有資産流失的意見》。應當説,這是針對當前國有企業運作以及國有企業改革等出臺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文件,也可以説是未來如何加強國有資産監管、防止國有資産流失、推動國企改革最根本性的制度之一。
問題在於,在現行體制下,意見能否落地生效,能否真正發揮其在防止國有資産流失方面的作用。目前,在國有資産監管方面,制度並不少、文件也很多,有的還十分嚴厲,但問題和漏洞仍然很多。原因就在於,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不確定,政企不分的現象還十分嚴重。其中,企業高管仍由行政來任命,導致經營者、特別是“一把手”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是導致國有資産流失、利益輸送、財務管理混亂、蠶食和圍獵國有資産等最根本的原因。
要知道,從目前國有資産流失的漏洞來看,主要分佈在權力沒有制約、沒有監督的環節,特別是“一把手”牢牢掌握在手的環節。如對外投資、對外合作、材料採購、産品供應、資金撥付、産權轉移等。
值得注意的是,從近年來各類企業腐敗和違法亂紀問題的情況來看,民營企業主要表現在偷漏稅、騙取國家補貼資金和優惠政策以及行賄等方面,而國有企業則基本表現在貪污腐敗和侵吞國有資産等方面。
也正因如此,對此次專項巡視所發現的國有資産流失以及蠶食、圍獵國有資産問題,最有效的解決辦法還是加大改革力度,讓企業通過改革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讓董事會在企業中有真正的決策權,讓監事會能夠對經營者行為産生有效的約束與制約。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