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政協委員:穩步推進改革 防止國有資産流失

  • 發佈時間:2015-03-03 02:30:2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聞照片

  車亮

  新聞照片

  車亮

  新聞圖片 車亮 攝

  □本報記者 劉麗靚

  目前,市場對國資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將在兩會後出臺的預期頗為強烈,多位政協委員為國資改革獻計獻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正武表示,全面推進改革的時間比較緊,建議國資委和相關部門在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基礎上抓緊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試點。還有政協委員建議,管資本應在國資管理理念、政資分開等方面實現突破;國資改革要注重資産評估,防範國資流失。

  管資本應實現五大突破

  在2日由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辦的“完善國有資産監管體制研討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梁驤表示,國企改革已經有了管資本這一目標,建議管資本實現五個突破。

  一是在國資管理理念上實現突破。管資本意味著出資人代表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投資者,或者叫普通的投資者,政府則回歸到公共管理者的角色。

  二是在政資分開上實現突破。管資本通過“三會一層”,即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管理層,形成了有效的分級授權和制衡的機制,對經營者給出激勵和約束,使管理者能夠真正實現經營主體的角色,同時又可以解決內部人失控的問題。管資本是推動政資分開的重要舉措,而政資分開又是政企分開的前提條件。

  三是應在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上實現突破。政府對企業經營的干預止步于出資人代表,由出資人代表用合乎市場規則的方式來貫徹政府的宏觀政策和産業政策。

  四是應在國有資本佈局戰略上實現突破。管資本意味著賦予國有資本充分的流動性,國有資本有進有出,有所為有所不為。從具體的佈局來看,國有資本應該更多投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從操作方式來看,國有資本出資人代表可以完全遵循市場原則。

  五是應在國有資産安全方面實現突破。管資本也是加強國有資産安全的一個良好契機,應該建立一個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和制度環境,提高國有資本的流動性,以管資本來防範國有資産流失。

  抓緊推進“兩類公司”試點

  馬正武建議,國資委和相關部門在投資公司試點基礎上抓緊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試點,在試點中不斷提升,穩步推進。

  馬正武表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應該以國有資本配置效率提升,追求國有資本回報為目標,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股權運作、價值管理,整合退出等方式,實現國有資本的合理流動,保值增值;應該重點關注國有資本的流動性,持股比例、持股期限應該根據市場的狀況實行動態的調整。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應該以服務國家戰略、帶動重要産業發展為目標,在國家安全、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開展投融資、産業整合、項目建設,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強化産業聚集和轉型升級,優化佈局結構調整。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對所投資的企業以戰略核心業務的控股為主,實現戰略和財務管控模式,重點關注所籌資企業執行戰略和資本回報,持股的期限一般以中長期為主。投資公司主要強調控制和産業安全,而運營公司更多強調流動性和營利性。

  馬正武認為,改組和組建兩類公司涉及方面比較多,極具探索性和挑戰性,應該穩中求進,同時加快試點,儘快推廣。目前國資委有兩家公司進入投資公司的改組試點,進展比較順利,大家也期待更好的成果。兩類公司都應該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在此基礎上,完善授權體系,並處理好與政府部門的關係,所出資企業的關係以及社保經營的關係等。

  他還指出,對這兩類公司改革試點應加快配套改革工作,制定具體的相關措施。此次改革必然涉及同類企業多家上市公司整合等問題,可能對證券交易資本市場産生影響,應該儘早研究完善。

  強化資産評估 防範國資流失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區政府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方方表示,防止國有資産流失,需全社會和企業各利益相關方共同努力,其中董事會、仲介機構、投資者、新聞媒體尤為重要。利益相關方的專業素養、職業操守共同構成了防止國資流失的壁壘。

  他認為,從管資産到管資本,要實現資本有進有退,自由流動;股權有大有小,在不同領域的持股比例要有差異、有重點;資本回報率有高有低,不同類別的國有資本具有不同功能,對公共服務性質的國有資本,不能要求太高的資本回報率。

  中國企業改革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周放生認為,國有資産流失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交易性流失,就是在交易過程中不評估、低評估,隱蔽資産,這是一種不公開、不透明的流失;一種流失叫體制性流失。無論是交易性流失還是體制性流失,都要通過改革才能解決。防止國有資産流失,資産評估很重要,尤其對國有資産的産權交易,包括增資擴股等方面,這是一個法律規定必然的環節。而讓國企員工成為真正的主人,通過增量分紅,員工持股將員工利益和企業捆在一起,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全國政協委員、中通誠資産評估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公勤表示,在推進國資改革的進程中,國有資産流失風險不可小覷,完善國有資産交易定價機制,可以説是防止國有資産流失的第一關,應該充分發揮資産評估在國企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劉公勤表示,作為國有資産管理的一個重要基礎工具資産評估,通過相關資産權益價值作出獨立、客觀、公正的評價,有力地促進了國有資産的優化管理和保值增值。在國資監管制度設計過程中,應強化提升資産評估的地位和作用,能夠將資産評估鑲嵌在頂層設計有關的法規制度中,使資産評估專業服務成為國企涉及重大産權交易和經營決策的必要依據,充分發揮它在複雜市場環境中維護國有資産安全,防範國有資産流失的重要基礎作用。同時,還要挖掘資産評估在價值管理和價值定位方面的專業功能和作用。希望有關的管理部門能夠通過定期、不定期的開展企業價值評估,幫助國資監管機構及時掌握資本價值的真實動態,為經營管理者績效考核提供客觀依據,為管理當局提供以價值為基礎的管理資訊。同時,應促進評估立法工作,突破不同部門的利益壁壘,從根本上解決多頭管理、市場分割的行業現狀,保證資産評估,維護國有資産安全,防範國有資産流失。應修訂完善資産評估等專業服務業採購政策,建立良性競爭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眾環海華會計師事務所總裁石文先認為,防止國有資産流失,要防止和杜絕國有企業負責人與個別的仲介機構進行串通,購買審計和評估的結果。一定要對信用不好、受過監管部門處罰的仲介機構踢出來,不讓參與國有企業改革。要防止國有股權在出售過程中被不合理的分拆出售,或者無合理的補償設置。要堅持公平效率的原則,明確監管責任,同時,要提高監管隊伍的素質,建議持續引進專業管理人才,優化監管機構,提高監管水準。

  全國政協委員梁驤接受記者採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