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不走1萬步都沒朋友了
- 發佈時間:2015-06-22 08:30:46 來源:中國民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很多人的手機微信又多了一項關注內容:“微信運動”。每天記錄自己走路的步數,並在排行榜上和朋友們“一決高下”,互相點讚並支援鼓勵。
一時之間,“今天你走了多少步”成為一種時尚。
不能只看步數 強度也很重要
走路的好處毋庸置疑。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走路是比較好的運動方式之一。多項權威研究發現,每天堅持步行可有效預防心臟病、大腦萎縮、糖尿病、下肢靜脈血栓、頸椎病等,也可以提高免疫力,使感冒概率降低30%。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中老年女性每天快走45分鐘~1小時,其中風概率可降低40%。
但是,運動專家指出,生活中的很多步行其實對健康是無益的。而只看步數不注重運動強度的走路,也不能達到保證健康的目的。步行時的步頻,也就是每分鐘走多少步,是能夠合理反映走路強度的重要參數。運動專家指出:“每位成年人為了健康,要確保每週5天、每次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而每分鐘110步以上、130步以下的步頻就是比較合理的中等強度運動標準。也就是説,每天走1萬步不一定夠。除去日常行走外,每天至少要走3300步、每分鐘達到110步 以上才對健康有益。
走路要適量 避免運動損傷
專業教練建議,參與“微信運動”強身健體很好,但也不要盲目的“你追我趕”。每個人體質不同,可根據個人情況適量運動,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會造成運動損傷。
相關醫生也提醒,步行健身最好選擇在清晨或晚飯後1個小時,運動時間以30分鐘~1小時為宜,每天走6000步~1萬步比較適合,最好是到微微出汗的程度,避免過度運動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損害。
同時,在走路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穿雙軟底跑鞋,保護腳踝關節免受傷害;一身舒適運動裝,有利於身體活動;充分熱身,防止運動損傷;帶瓶水,運動時少次多量地補充水分可防止脫水。
幾種錯誤的走路方式
1.踢著走
有些人似乎怕地上的臟水或臟東西弄臟鞋或褲子,就養成了一種踢著走的習慣。踢著走的時候身體向前傾,走路時只有腳尖踢到地面,然後膝蓋就一彎,腳跟就往上提,所以,走路的時候腰部很少用力。如果你有踢著走的習慣,那麼最好小心,以免使整條腿都變粗。
2.壓腳走
與踢著走類似,但這種壓腳走的方式是雙腳著地的時間比較長。走的時候身體重量會整個壓在腳尖上,然後再抬起來。如果長此以往,會導致腿肚的肌肉愈來愈發達,就會有討厭的“蘿蔔腿”出現。
3.“外八字”走法
你看過電視上黑道大哥的走法嗎?沒錯,那就是“外八字”走法。如果你有“外八字”走路的習慣,那麼請你注意,這種走法會使膝蓋向外讓人感覺沒氣質,腿形也會變醜,甚至導致“O形腿”。“外八字”姿勢走路還有礙陽經,導致肝、脾、腎臟氣血緊張,血流不暢,影響大腦血液的供應,造成大腦血液回流不暢。
4.“內八字”走法
很多日本女人都是“內八字”走法。可是這種“內八字”走法長久下來會變成“O形腿”。“內八字”姿勢走路會影響膽、胃和膀胱的經絡,而這些經絡均在脊柱的周圍,脊柱周圍氣血不暢,同樣影響大腦血液迴圈。
5.踮腳尖走法
踮著腳尖走的人,其實本意是為了使步伐更好看。由於過於在腳尖上使力,膝蓋會因為腳尖使力的關係而太用力於腿肚上,很容易變成“蘿蔔腿”。
如何正確走路
在國際上,步態訓練是腦病患者康復的重要課題。許多腦病患者通過有效的走姿訓練,使大腦恢復了正常的功能。可見,正確的走姿是多麼的重要。
很多人會一邊走路一邊想問題,所以不自覺地低頭,時間一長就會養成習慣。專家介紹,走路抬頭挺胸才利於周身與大腦的血液回流。也就是説,抬頭、挺胸走路,是讓大腦得到休息的機會。這個姿勢使低頭工作的狀態變為“陽氣升發”的抬頭狀態,正好解決了因為低頭工作給大腦造成的緊張以及氣血流通不暢的問題。
專家還建議,糾正不良的走路姿勢,先從糾正站姿做起。可以在家裏對著大鏡子自我檢查。人在照鏡子時,會情不自禁地挺胸抬頭。然後在走路時有意保持端正的姿勢,做到不偏不斜,不前傾。
走路時的正確姿勢應該是,雙目平視前方,頭微昂,頸正直,胸部自然前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後突,步行時後蹬,著力點側重在跖趾關節內側。
(據光明網)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