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老鳳祥:傳統是“根” 創新是“魂”

  • 發佈時間:2015-06-22 05:45:0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2001年到2013年,黃金原料價格上漲4至5倍,老鳳祥銷售增長45倍,利潤增長218倍,銷售與利潤的複合增長率分別是37.51%和56.68%;2014年,黃金價格大跌,行業十分不景氣,但老鳳祥凈利依然保持兩位數增長,百年品牌老鳳祥風雨中依然飛得很高。

  有兩個不一樣的手鐲的故事,看了都讓人歡喜,聽了更令人感嘆。

  一個是龍鳳手鐲,薄如兩根頭髮絲的金皮打造的龍鳳栩栩如生,中間那顆珠子是暗藏機關的搭扣,一個手鐲就是一件藝術品。製作該手鐲有30多道工序,絕大部分手工打造,技師黃家麟是這方面的製作專家,卻已10多年沒幹這活了。前兩年為了將大師技藝傳承下去,快退休的黃家麟被重新請出山,建了個工作室。他現在帶著幾個徒弟,希望把這門絕活傳下去。

  一個是琺瑯手鐲,呈時尚的橢圓形,圖案不是傳統景泰藍的吉祥紋樣,而是現代味十足的創新設計。老鳳祥市場部總經理王恩生説,老鳳祥的形象代言人是演過白娘子的趙雅芝,這給了他靈感,他建議設計師將白蛇和青蛇的元素設計進手鐲,寓意“清清白白做人”。想像一下這別致的手鐲戴在一位穿著同色系旗袍的溫婉女子腕間,透出的該是怎樣清麗脫俗的東方韻味!

  兩個不一樣的手鐲,透出的是一個如老鳳祥這樣歷經167年風雨而屹立不倒的中國品牌的奧秘:傳統是“根”,創新是“魂”。

  (一)

  時光倒轉,上世紀90年代,老鳳祥像許多老字號一樣舉步維艱。2001年,中國第一鉛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石力華臨危受命,“跨界”成為老鳳祥掌門人。其時,老鳳祥銷售額僅7.1億元,賬面利潤500多萬元,但抱著老字號啃老本的員工卻不大相信“外行”石力華能帶他們走出困境。

  “敢想、敢做、敢突破”,就是上市公司管理者石力華的“三板斧”。他要換一種思路,闖過重重危機。

  老鳳祥擁有一大批國家級和上海市級工藝美術大師。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革新分配體制,大膽實施“四名戰略”,以“名牌、名品、名店、名人”為抓手,拓展市場深度。工藝美術大師們在老鳳祥成了寶貝,每年都有精品力作問世,老鳳祥開始展翅高飛。

  在黃金銷售紅火時,老鳳祥就已開始不斷調整和創新産品結構,先是黃金加上鉑金、鑽石、白銀、白玉、翡翠、珍珠、有色寶石首飾“八仙過海”,後又增加琺瑯、K金眼鏡、工藝旅遊紀念品等新産品品類,逐步形成了12大系列“全方陣”的完整首飾産品鏈,産品年更新率已達34%。

  老鳳祥的行銷也奇招迭出:2005年,國內首創回購生肖金條和紀念金條;2007年,國內首創克拉鑽回購;2010年,推出30分至99分鑽戒回購。5年前,老鳳祥還建起風險共擔、更能調動經銷商積極性的股份合作區域分公司,引來同行爭相研究。

  經過10多年的不斷拼搏,百年老鳳祥重新變得活力四射,在同行們苦於黃金原材料價格起伏不定、整個行業陷於低谷時,老鳳祥受益於完整的産業鏈和産品線,彩寶銷售翻番,鑽石銷售大增,百年品牌依然熠熠生輝。

  (二)

  老鳳祥有件傳世精品《八仙神葫》,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心一精心設計,高級技師沈國興、朱勁松、丁毅、沈廣裕等人花費近一年時間聯手製成,是在黃金雕琢的葫蘆上鑲嵌翡翠、紅寶石等製作的“八仙”寶器,國家級非遺項目——老鳳祥金銀細工製作工藝在這件作品上運用得出神入化。

  早在2004年,張心一領銜的上海老鳳祥名師設計中心就成為首批11家“上海市原創設計大師工作室”之一。中心囊括了張京羊、宋菁、陸蓮蓮、劉紅寶、黃雯、楊喆等老中青3代設計師,每年老鳳祥都帶著設計師們的精品力作遠赴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展世界3大珠寶展之一的JCK國際珠寶展,颳起一陣陣金色的“中國旋風”。

  南非的世界黃金博物館,也高價收藏了老鳳祥黃金首飾套件《柔情》、《世紀形態》。1997年和1999年,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京羊帶領陸垚等高級技師,組成創意製作團隊,精心製作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贈送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紀念品《浦江慶歸》、《申城慶歸》,均獲得一致好評。

  名師們還“將設計臺搬到銀樓第一線”去,傾聽消費者心聲,使設計的飾品與消費者更加心意相通。幾年前,一位阿根廷僑胞的女兒20歲了,他帶著一塊紅寶石來到老鳳祥,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宋菁設計一個生肖狗作為生日禮物。宋菁當場畫出草圖,紅寶石成了小狗的嘴巴,黑珍珠是眼睛。拿到成品後,他喜出望外,盛讚大師匠心獨運。現在,每年會有很多海外華人慕名來老鳳祥定制個性化飾品。

  每年四五月間,老鳳祥都會舉辦首飾博覽會和首飾文化節。老鳳祥還冠名上海電影節、上海電視節、首飾設計製作大賽、旅遊紀念品大賽、花車大巡遊等一系列文化藝術活動,使老鳳祥品牌更深地紮根于青年一代的心中。

  (三)

  首飾是凝固的語言,做世界名牌就要“走出去”,用充滿魅力的老鳳祥首飾把中國故事講給外國人聽。石力華常説,海外品牌大舉進入中國已多年,中國品牌怎麼還能坐得住而不“走出去”?著眼明天,今天就要開始培育海外市場,贏得品牌影響力。

  2012年,老鳳祥在澳大利亞雪梨開設了在國外的第一家老鳳祥銀樓特許專賣店;2013年,老鳳祥珠寶香港有限公司成立;2014年,在“世界櫥窗”美國紐約第五大道上也有了老鳳祥;今年5月1日,老鳳祥終於在香港老牌首飾品牌扎堆的尖沙咀佔據了一席之地,不久,第二家更大的專賣店將在香港開張;加拿大溫哥華店也將在今年年底開業。

  進軍國際市場,是中國民族品牌的驕傲,表明中國品牌終於有勇氣也有實力躋身世界一流品牌陣營。2014年,老鳳祥被全球知名調研機構BRANDZ評為“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排名第五十八位,位列中國珠寶首飾業第一位。

  不同的首飾文化使國外消費者對産品有不同需求,因此,海外店又有很多新的難題需要解決。例如,在美國市場,産品利潤更高的鑽石佔70%,而在中國市場,是黃金品類佔70%以上。此外,人高馬大的國外消費者更在乎産品是否有設計感,夠不夠大,而不是特別在意材質是否昂貴。而且,海外華人有尋根情懷,更愛老鳳祥的傳統産品,但同樣需要注入新的時尚元素,讓年青一代也愛上來自中國的設計。

  石力華説,“這也是老鳳祥調整主力品種結構、向別人學習的好機會。希望在國際市場上經過3年左右的品牌培育期,達到一定的規模效應。”石力華計劃,3年後老鳳祥在國際市場上開30家至40家店,5年左右開到50家店,當老鳳祥營業收入規模達到近1000億元時,海外市場的銷售佔到20%至30%。

  老鳳祥,一個有著167年曆史的中國品牌,如鳳凰涅槃般浴火重生,正在飛向更遠的地方。

老鳳祥(600612)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