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攀登品牌研究的高峰——趙加積近三十年中國品牌探索之路

  • 發佈時間:2015-01-28 06:22:04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他1989年創意策劃了中國第一次品牌評定活動,首次提出了“春筍先於長虹,海棠早于海爾”的概念。

  他2014年同艾豐、李光鬥同臺演講品牌,演講後,拿出艾豐關於品牌的一份《內參》,艾豐對他説“這麼多年了,你還保存著……”

  品牌理論是一座崎嶇陡峭的高峰,在通往這座高峰的路上,山西的一位品牌學者正艱辛地攀登。他攀上了“品牌符號價值論”,再攀上了“優化配置無形資産論”,又攀上了“品牌亞健康論”,還攀上了 “品牌=‘1’+‘000’論”,近年又攀上了《晉商品牌第三次浪潮》論……這位攀峰人就是我國著名品牌專家趙加積。

  他挑戰過龍永圖中國塑造品牌“時機不熟”的觀點;他質疑過大寨18個子品牌定位問題;他2010年預測山西煤炭過剩危機問題;他的“注意力經濟”遭批判又被大眾認可;他提出“北京小雨點”獲獎為何山西“四不像”遭批;他給時任《人民日報》總編范敬宜的一封信,被四次催要發表。

  品牌理念創新

  “品牌1、2、3、4”概念 究竟什麼是品牌?在中國五花八門,難有準確概念,一位企業家求助他,能不能給出一個簡單明瞭的説法,為此趙加積創新提出了品牌概念:“一個烙印、兩種工具、三個層次、四根支柱”。一個烙印是附加值符號。兩種工具是溝通和行銷。三個層次是識別系統、形象和個性。四根支柱是差異性、相關性、尊重度和認知度。

  符號價值是一種新價值 2013年10月9日,全國《百姓焦點網》轉發趙加積在《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文章説:“品牌符號價值是相對於商品的物有所值而言,主要是指聚集在品牌上的文化和創意等附加值。它是在商品使用價值上塑造出的一種無形資産新價值”。這是趙加積1998年前後在《光明日報》和《山西日報》等理論版刊發一篇論文的觀點,是我國最早提出符號價值的一篇論文,被全國30多家紙媒刊發。

  無形資産優化配置新觀點 中國及世界關於資源優化配置的理論主要是指礦産、土地、工廠等有形資産資源,而如何優化配置專利和品牌等無形資産資源還沒有成熟的理論及模式。為此,他于1999年在中國社科院《中國工業經濟》發表了“優化配置無形資産”論文,2011年又在《人民日報》理論版發表“重視無形資産優化配置”文章等。他總結研究出有形資産與無形資産優化配置的內容、方式和特點的區別及相同之處等。

  品牌=“1”+“000……”為什麼品牌魅力無窮呢?他認為“産品是經營有形資産價值,品牌是經營無形資産價值”。經營品牌是在有形資産的“1”上+增加無形資産“000……”。品牌的基礎好比定型的“1”。但現在的鋼鐵、水泥、服裝等有形資産已經嚴重過剩,如果再在“1”後面加上“2”“3”等,就會更加過剩。産品過剩後,經營“1”的利潤是經營“血汗工廠”,而經營品牌在 “1”的背後塑造“000……”,利潤會增加幾倍等。中國企業家現在需要從經營“血汗工廠”向經營中國品牌和世界品牌轉型,從産品經營舊常態進入品牌經營新常態;中國企業家要從傳統的經營“1”轉向經營“000……”。“三種亞健康”診斷 他在全國第一次提出 “中國品牌三種 ‘亞健康’”思想:製造産品=塑造品牌;賣産品=賣品牌;賣品牌=賣物質消費。趙加積説: “産品是製造出來的,品牌是塑造和銷售出來的;産品製造時只有品牌的潛在價值,只有靠塑造符號價值才能激發出品牌的潛在價值;産品是賣低價勞動力價值的轉移,品牌是賣文化及藝術塑造出來的符號價值;産品是賣物質需求消費;品牌是賣文化、精神慾望消費。”針對三種 “亞健康”他在 《經濟日報》、 《中國品牌》等發表了 《中國品牌 “亞健康”診斷》論文,引起學者和專家研究和探討。

  品牌策劃案例

  “草船”借來800萬元 1991年,山西煤機工業公司出現虧損,省機電廳派趙加積前去“救火”。趙加積深入調研兩個月後,建議成立山西軸承公司,但該公司無啟動資金,為此,他創意策劃了“草船借箭”方案。

  第一幕冒風險租賃230平方米展廳,築巢引鳳。第二幕做全做大軸承公司,品種多,規格全。第三幕聯通生産廠家及軸承用戶,用“山西煤礦一年需10多億軸承市場吸引廠家”。第四幕利用媒體把山西軸承需求傳播到廠家。第五幕水到渠成時,欠款做風險廣告,先後投入20多萬元在山西電視臺、山西日報、戶外媒體集中火力,以“聯通‘亞環’軸承通天”為廣告語做廣告,吸引了“哈、瓦、洛”等全國20多家大廠大公司參加 “名優新特”軸承展銷,參展軸承達800多萬元。當年省煤機公司扭虧為盈,外界把這一創意策劃譽為“趙加積‘草船借箭’800萬”。“一腳踢入世界盃”2001年8月8日,山西XX要舉行第16萬台産品下線儀式。2001年8月25日,中國足球隊在瀋陽五里河體育場首戰阿聯酋隊,中國隊的第一球,可能決定中國能否進軍“世界盃”。為此,趙加積應邀前往XX企業創意策劃。把XX第16萬台産品下線與亞洲十強出線賽的中國隊第一個進球連結,中國足球入世提升XX産品知名度和覆蓋面。8月5日晚上,趙加積加班連夜拿出“山西XX與世界盃足球賽”策劃方案,名叫“XX一腳踢入‘世界盃’”。方案要求XX員工捐款贊助 “8·25”中國隊第一個進球隊員。隨後全國30多家媒體刊發捐贈消息,XX一夜知天下。但是,對方怕這個方案“沖淡會議”而不予採納。事實證明,“8·25”中國隊踢進了第一個球,首場獲勝,首次打入世界盃,圓了中國人44年的夢。可惜,“山西XX世界盃”失掉了一次創意策劃運作機會。否則,山西有了“XX一腳踢入世界盃”的案例。

  太重煤機 精彩中國 精“採”世界 2006年底省政府決策,由太重重組太礦,新領導班子上任後大刀闊斧改革企業機制,退出老太礦遷入太原經濟開發區。趙加積為此創意策劃了《太重煤機·太礦跨越發展策劃》總方案,以後每年推出一個分方案,如《太重煤機·太礦3399工程策劃》《山西煤機能不能傲立全國策劃》《山西煤機“9+1”策劃》《太礦品牌年策劃》等等,創意廣告語:從“太礦採煤機 煤海一片情”提升為“太重煤機 精彩中國 精‘採’世界”。

  太重煤機·太礦的採煤機,從年産50多臺猛增160多臺;銷售收入從5億多到20億多;從老廠到煤機工業園,榮獲全國19個採煤機企業中唯一馳名商標。

  品牌問題爭論

  挑戰龍永圖的“時機不成熟”

  2005年,在有關中國汽車要不要塑造自主品牌發生了何(前機電部部長何光遠)龍(前外貿部副部長龍永圖)之戰,龍永圖説,國內汽車業遍地開花大搞自主品牌時機遠遠不夠成熟。

  為此,趙加積在多家媒體刊發文章,同龍永圖商榷。他説,賓士、豐田等世界名牌汽車廠家都是一開始生産就著手塑造品牌,賓士品牌歷經100多年,豐田品牌經過30多年努力才大批進入美國市場。可口可樂是1886年誕生的,當年只有50美元營業額,卻投入46美元做廣告塑造品牌。據統計,全世界100個名牌中,用了100年塑造品牌的企業佔36%,用了80~100年的佔28%,用了50~80年的佔25%,用了50年的為11%;成長最快的南韓三星也用了約30年。

  趙加積説塑造品牌要有目標和理念,如果等“條件成熟”再做,條件永遠成熟不了。實際上,自主品牌主要是一種文化和情感,用情感和文化塑造品牌記憶和客戶資源。

  大寨品牌定位有誤區 品牌勝在定位準確,敗在定位錯亂。大寨品牌在全國及世界的定位是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環境優美、山水風光等,離開這一定位,塑造其他定位的品牌,就會發生錯亂。2008年趙加積在人民日報 《中國經濟週刊》發文,提出這一問題。

  到2007年底,大寨已有18類近200種産品及服務項目註冊保護商標,並投入品牌經營。大寨已在肥料、燃料、耐火建材、服裝鞋帽和旅遊服務等類註冊了“大寨”商標並進行品牌經營。從品牌心智定位理論看大寨品牌在人們心中的心智定位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環境優美、山水風光等,這一定位與羊毛衫、塑形管等近200種子品牌的內涵定位不太相符,也難承擔更多貼牌經營負荷。為此,他建議大寨品牌應瘦身,非心智定位産品可以重新創牌或自我消亡。“一煤獨大”會困難重重 2004年山西煤炭每噸平均提價50多元,一些省市企業對此強烈不滿。全國出現了“全是山西煤炭漲價惹得禍”等。山西煤炭究竟該不該漲價呢?“一煤獨大”會不會出現結構問題?

  為此,他策劃 《山西挖完煤幹什麼》的討論,後又組織發表了“山西‘搭乘’品牌列車”、“山西要防止一煤獨大”等等文章參加討論,並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2006年後山西煤炭産量增長,2010年後又出現“高燒”。為此他創意策劃了《煤炭過剩山西賣什麼?》《煤炭是短期波動還是長期過剩》等文章,刊發在《中國工業報》《中國經濟時報》等展開討論。

  品牌理論攀峰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下來的人寥寥無幾,而把趙加積的腳印連起來已28年了……

  □ 楊中 樊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