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基金募資規模破萬億元意味著什麼
- 發佈時間:2015-06-19 06: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基金規模破萬億元意味著普通人擁有了更專業的風控水準、更低的投資“門檻”、更豐富的産品選擇渠道,以基金為代表的資管産品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本週,今年新發基金募資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元。這是我國公募基金自1998年誕生以來年度募資規模首次突破13位數,反映出我國財富管理需求之強烈,財富管理工具之豐富,財富管理行業發展之迅速,無論對於穩定資本市場、增加投資者收益,還是基金支援實體經濟都有重大意義。
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第一大類機構,公募基金規模的迅速壯大,在宏觀層面開啟了以權益資産投資為標誌的財富管理新時代。過去,居民財富管理以儲蓄、房産投資為主,隨著理財需求的變化,以股票、基金為代表的財富管理産品數量穩步上升,居民的資産配置方向正在發生變化,這為基金行業擴張規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誕生17年來,偏股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達13.55%,高於上證綜指約8.22個百分點,尤其是今年以來,權益類基金更是以牛市優異的業績表現,不斷滿足廣大中小投資者的財富管理需求,成為普通人參與股權投資,分享經濟轉型成果的重要渠道。
基金規模破萬億元意味著普通人擁有了更專業的風控水準、更低的投資“門檻”、更豐富的産品選擇渠道。與過去傳統市場選擇有限不同,隨著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數量增多、品種豐富,一大批適應投資者個性化需求的新型公募基金層出不窮。在這1萬億元中,有國企混改基金,有港股ETF基金,也有分級基金、生命週期基金、保本基金,等等。這些基金憑藉專業的資産管理技藝,不但降低了普通人參與各類市場的風險,而且成為資本市場的“壓艙石”。2008年以來,在世界範圍內,公募基金行業是各類資管行業中唯一沒有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子行業。基金打通了股市、債市等各類子市場,大大拓展了普通人財富管理的深度與廣度。
更重要的是,以基金為代表的資管産品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在不斷加大。統計顯示,目前投資綠色能源、環保、資訊技術等領域的資管産品已近3000隻,規模約為5500億元,其中公募基金有811隻,産品規模達2013億元,這些投向新興行業上市公司的“活水”,在走好轉型升級一盤棋方面功不可沒。
當然,在看到新基金規模創新高之餘,也不容忽視,新形勢下我國基金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在産品結構方面,目前普遍存在産品同質化、簡單化的問題。由於行業發展過快,産品體系並不健全,投研能力有時跟不上。為此,應鼓勵基金公司加快創新,拓展發行品種,夯實發行品質。
另一方面,由於考核標準的原因,不少基金公司還在簡單地拼規模、拼業績排名,公司治理結構不夠完善,股東、管理人、員工、投資者權益還沒有有效兼顧起來。為此,要建立長遠的競爭約束機制,避免“以大為美”的單一標準,讓中國的基金業真正發展壯大起來。(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周琳)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