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鄉親們家門口掙“活錢”
- 發佈時間:2015-06-18 05:34:00 來源:貴州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垣鈞 文 喬
近日,隨省委宣傳部、省記協組織的“推動貴州扶貧開發”新聞採訪團來到普安縣,採訪車駛入江西坡鎮工業園區,一棟棟藍瓦白墻的廠房映入眼簾。走進一棟廠房內,見到了此次的採訪對象——普安縣才華手袋有限公司總經理孔才。孔才看起來40多歲,中等個子,像個普通人如果不是他主動上來自我介紹,實在看不出他竟是在這投資800萬元建廠的老闆。
1992年,孔才赴東莞打工,憑藉著山裏人踏實肯幹、堅韌不拔的品質,孔才贏得了老闆的賞識,短短6年時間,便從基層做到主管最後升至經理。
人在他鄉仿佛無根的浮萍,總有自己孤獨的故事。採訪中當問及為什麼想到回到大山裏辦廠時,他説:“以前還在打工的時候,很多老鄉都在抱怨,出門在外打工不方便,家裏老人年紀大了,小孩也沒人帶,一年到頭總得請幾次假回家。”説到這裡時,孔才指了指車間內忙碌的工人,“這些都是本地人,在家門口就可以打工賺錢,比我們以前方便多了。”
2013年,孔才在東莞已是一家小廠的老闆。普安縣到東莞招商引資,孔才帶著資金和技術,回到了家鄉,在江西坡鎮工業園區成立了才華手袋廠。
2014年9月,才華手袋廠開始將産品出口。迄今止,出口額達600多萬元,為家鄉提供了600余個工作崗位,每月工人可領到2000元至4000元工資。“在這裡打工,錢再少也比在地裏頭種玉米賺得多吧。”孔才笑著説。
如今,外出務工已不再是當地人的首選。在才華手袋廠,除了4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外還能見到20多歲的青年工人。“離家近啊,家裏也可以照顧到。”在才華手袋廠上班的韓銀説。
孔才説,現在都儘量讓工人把手袋拿回家里加工,産品大部分出口南韓、美國,外國人對我們的民族特色很感興趣,讓更多老鄉在家裏就能富裕起來是我們的心願。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