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東海蝦蟹類資源調查研究及在管理中的應用”獲海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發佈時間:2015-06-18 01:31:2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蝦蟹類是海洋底棲甲殼動物中種類最豐富和最具有多樣性的生物類群,在海洋生態系統中起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東海蝦蟹類資源十分豐富,種類繁多,隨著傳統經濟魚類不斷衰退和捕撈強度的增加,以及生態環境的改變,東海的蝦蟹類資源正逐漸發生變化。開展蝦蟹類資源調查,掌握蝦蟹類資源分佈格局及其影響因素和變化機制,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安全健康及對我國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海洋勘測專項(126項目)、浙江省科技廳及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12個項目支援下,以浙江海洋學院俞存根教授為負責人的科研團隊,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連續20多年開展東海區蝦蟹類資源調查與監測,首次系統地開展了東海大陸架和重點漁場——舟山漁場及浙江近岸海域蝦蟹類資源調查研究,建立了西北太平洋區首個海洋蝦蟹類生物資源調查與監測體系,全面闡明瞭東海蝦蟹類種類組成、數量時空分佈及群落結構演替規律等;首次對東海大陸架海域蝦類、蟹類的資源蘊藏量及可捕量進行了評估,提出了具有開發潛力的蝦蟹類種類和蝦蟹類漁場;系統分析研究了主要經濟蝦蟹類的生物學特性。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實施桁桿拖蝦作業休漁期以及調整建議,並在漁業管理中得以應用。

  “東海蝦蟹類資源調查研究及其在漁業管理中的應用”項目開創了我國蝦蟹類群落生態學研究,在國內率先將群落生態學研究方法引入我國蝦蟹類生態學研究領域,系統研究了不同生境類型(大陸架區、重點漁場和沿岸區域)中蝦蟹類種類組成、群落結構和物種多樣性時空分佈格局,引領我國蝦蟹類生態學研究從種群生態學轉向群落生態學,建立了東海區蝦蟹類群落結構特徵研究模式,奠定了我國蝦蟹類群落生態學研究基礎,豐富了我國海洋生態學研究內容。經過20餘年研究,該項成果出版學術著作2部,發表學術論文57篇。

  該項目建立了西北太平洋區首個海洋蝦蟹類生物資源調查與監測體系,基於連續10年的相同船、網調查工具的資料,創新建立了東海以及舟山漁場蝦蟹類資源的種類組成、數量分佈等數據庫,形成了東海蝦蟹類資源調查與資訊化監測服務體系。

  首次對東海大陸架海區的蝦類、蟹類資源蘊藏量和可捕量進行了評估,率先開展了東海區14種主要經濟蝦蟹類的漁業生物學和種群動態研究,分析了主要種類種群分佈規律;率先從分子生物學觀點上論證了細點圓趾蟹東黃海種群歸屬問題。首次篩選出細點圓趾蟹、銹斑蟳、武士蟳、假長縫擬對蝦、大管鞭蝦、凹管鞭蝦、高脊管鞭蝦等潛在漁業資源種類,評估其資源量及可捕量,新發現了假長縫擬對蝦、大管鞭蝦、凹管鞭蝦等外海種類的漁場、漁期,指導開闢了細點圓趾蟹的舟外漁場和浙南外海作業漁場和東海60m以深海域的蝦類作業漁場,年新增蝦蟹類産量3萬噸,累計創造産值65億余元,對穩定東海區蝦蟹類捕撈産量,降低帶魚、小黃魚等經濟魚類捕撈壓力做了重要貢獻,提出實施桁桿拖蝦作業休漁管理方案,被農業部採納,並在實際生産與管理中應用,取得顯著經濟與社會效益。

  通過本項目實施,指導浙江乃至東海區三省一市的沿海漁民新開發了細點圓趾蟹舟外漁場、浙南外海漁場和東海60m以深海域的高溫高鹽生態習性的蝦類作業漁場。2000年以來,每年約新增産量3.06萬噸,累計産值65.65億元。通過新漁場開發,穩定了浙江省蝦蟹類捕撈産量,引導漁船從近海走向外海,降低了近海傳統經濟魚類資源的捕撈壓力。

  以本項目為主提出的在東海實施桁桿拖蝦作業休漁期的建議被國家漁業主管部門採納,2003年,農業部明確規定將桁桿拖蝦作業列入休漁作業類型;2006年,農業部漁業局兩次來舟山進行桁桿拖蝦休漁期調整的調研,課題組兩次向農業部漁業局領導作了關於調整東海區桁桿拖蝦作業休漁期的彙報,並被採納。

  相關成果還為浙江省開展蝦蟹類資源的增殖放流提供了技術依據,證明東海大陸架區蝦蟹類産卵場主要在我國近岸水域,佐證了我國在東海魚源國的主體地位,對我國合理有據地爭取海洋權益和對東海漁業資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鋻於該研究成果所創造的巨大經濟及社會效益,被授予2014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項目鑒定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研究成果在理論上具有原創性,並轉化應用於我國東海區漁業資源管理和漁業生産中,該項目研究成果總體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高飛)

  ■相關連結

  俞存根,浙江海洋學院教授,“東海蝦蟹類資源調查研究及其在漁業管理中的應用”項目負責人,省級重點學科——水産學科負責人,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漁業資源生物學方向負責人,浙江省教學團隊負責人和浙江省高校創新團隊負責人。長期從事蝦蟹類漁業資源生物學和群落生態學研究,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省部和廳局級科研項目30多項、橫向科研項目近50項。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其中,有19篇(次)獲全國性及地方性學會優秀論文獎,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共8部。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海洋局海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和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項,廳局級科研成果一等、二等、三等獎各1項。參與的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