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未盈利高科技企業或可上市

  • 發佈時間:2015-06-17 06:31:31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6日,國務院發佈《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加大財政資金支援,完善普惠性稅收政策,優化資本市場,積極研究尚未盈利的網際網路和高新技術企業到創業板發行上市制度。

  《意見》並指出,擴大創業投資,支援創業起步成長,建立和完善創業投資引導機制,推動創業投資“引進來”與“走出去”。另外,還要發展創業服務,構建創業生態,大力發展創新工場、車庫咖啡等新型孵化器,做大做強眾創空間,發展“網際網路+”創業服務。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趙曉

  數據??

  新增創業者大專以上學歷人員超五成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黨中央擺到了戰略的高度。繼6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後,16日,國務院又發佈《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為“雙創”加油助力。

  而早在3月2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指導意見》,科技部為此召開了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全國性電話會議,通過動員,在全國起到了很好的呼應作用。

  不僅如此。權威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陸陸續續出臺了一系列支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措施,總計2000多條。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意見》指出。

  實際上,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需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意見》指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要通過結構性改革、體制機制創新,消除不利於創業創新發展的各種制度束縛和桎梏。

  另外,今年以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的實施,極大激發了大眾創業熱情,擴展了就業空間,也帶動了就業增長。據國家統計局發佈,5月份,創業人員佔全部就業人員的比重比1月份上升了0.12個百分點;在新增的創業以及準備創業的人員中,大專以上學歷人員佔56.51%。

  “這説明更多的高學歷人員開始選擇創業,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高級統計師張志斌如此解讀。

  舉措??

  引導創投基金向中小企業傾斜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此前解讀《意見》時指出,作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頂層設計,《意見》提出了30個方面的政策設計,有上百項具體政策舉措,亮點頗多,含金量很高,有不少創新性舉措。

  《意見》提出,建立創業扶持的新機制,通過一些新機制的制定來促進創業扶持。例如,在工商註冊領域,《意見》提出,支援各地放寬新註冊企業場所登記條件限制,可以使用“一址多照”,也可以集群註冊,方便登記註冊。在智慧財産權保護方面,集中查處一批侵犯智慧財産權的大案要案,加大對反覆侵權、惡意侵權等行為的處罰,探索實施懲罰性的賠償制度等。

  當然,《意見》也花了很大篇幅給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真金白銀”式的支援。實際上,多數創業項目為中小企業,獲取銀行貸款的能力和條件較差,融資問題是創業創新面臨的最突出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意見》要求,擴大創業投資規模,引導創業投資向創業企業起步成長的前端延伸。據林念修透露,最近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正在按國務院要求完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方案,設立後將向更多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援。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特別提到,通過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優化資本市場的規則,為創業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獲取直接融資創造條件。積極研究建立尚未盈利的網際網路和高新技術企業到創業板發行上市制度,推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建立戰略新興産業板,加快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向創業板轉板試點等。

  此外,《意見》還從財政補貼、稅收減免、技術平臺開放、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力求千方百計降低一些創業成本,增加創業者融資的通道,為創業者營造一個優質、高效、便捷的創業創新環境”。

  突破??

  眾創空間助力創業孵化

  在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看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現,需要一定的基本條件,一是要有基礎設施,比如網路、交通條件、測試設備等;二是要有加工製造能力;三是能夠掌握比較熟練的創新方法,其中還涉及到初始投入,包括風險投資、天使投資等。

  而近兩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眾創空間,為創新創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目前,在北京中關村,在天津、上海、深圳、成都、西安、常州、廣州、廈門,可以説在全國的每一個省會等重點城市都有這樣一批集中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孵化器。”曹健林此前表示。

  數據顯示,我國現有129個國家級高新區,每個高新區都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專門的地點和服務機構,已經有75家眾創空間納入了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管理服務體系。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共有各類科技企業的孵化器1700家,孵化面積6800萬平方米。

  《意見》提出,大力發展創新工場、車庫咖啡等新型孵化器,做大做強眾創空間,完善創業孵化服務。引導和鼓勵各類創業孵化器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相結合,完善投融資模式;加快發展“網際網路+”創業網路體系,建設一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促進創業與創新、創業與就業、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降低全社會創業門檻和成本。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提出要將創業精神培育和創業素質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這是很重要的制度安排,加強創業創新知識的普及教育,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能夠深入人心。”林念修指出,要加強創業導師隊伍建設,提高創業服務的水準。

  ?連線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

  創業創新大時代已經到來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一個創新型國家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國實現創新驅動的必要條件。”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表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創業創新大時代已經到來。

  值得關注的是,葉青注意到,和以往不同,現在人們創新、創業並不僅僅是為了就業,而是出自本身的發展需要,這同現在形成的創新創業良好氛圍不無關係。在他看來,現在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此前提出的“全民創業”的升級版。

  針對《意見》給出的多項“真金白銀”式的支援措施,葉青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支援創新企業到新三板上市,研究尚未盈利的網際網路和高新技術企業到創業板上市,可為這些處於成長期的中小創新企業提供較為適宜的融資環境,也可進一步降低創新創業的門檻。

  而對於初創企業,各地紛紛出現的“眾創空間”也為其提供了肥沃土壤。葉青表示,眾創空間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和入駐企業特點,進行分類管理,或者從相關産業鏈進行佈局,或者進行綜合佈局,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支援和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