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慶兩江新區 智慧+自然的魅力

  • 發佈時間:2015-06-17 06:29:21  來源:重慶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日報重慶6月15日電 (記者 牛一兵 王斌來 崔佳 李堅)重慶兩江新區建置有點特別:不是一個行政區劃,形象卻格外鮮明,是一座看得見摸得著的綠色新城;5年前還是星星落落的村莊,現在是環境優美、年GDP超1800億元的産業高地。

  一座新城,半城山水,作為內陸第一個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5年規劃不改、篤定不移。在這塊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650平方公里用於山水生態建設保護。到年底,兩江的綠化覆蓋率可達45%以上,每人平均公共綠地會超過15平方米。

  一半生態,一半産業,讓産業在綠色中壯大,讓企業在綠色中生産。作為重慶發展的新引擎和頂梁柱,兩江新區面臨做大經濟總量、做優經濟品質的雙重壓力。既要開發熱土,又要護好稟賦,兩江人看得透想得通。

  “要經得住誘惑”,不把污染帶進兩江,這是新區的“硬杠”。在兩江,項目想落戶,先過“嚴考”關。一個世界500強企業擬投資鋼構項目,因不符合兩江高端産業結構,論證後未能如願;一個投資近30億元的玻璃材料生産基地項目,考慮到排放影響大氣環境,審批時未被放行。如此案例,多達200多個。

  “要放得下利益”,從生産到生活,一切開發服從生態。總佔地2300畝的兩江龍灣公園,是一個四季能賞花海的城市公園。“當時,很多地産商搶這塊地開發,反覆討論後,新區還是決定建城市公園。為此損失20億元地價,值!”新區建設管理局負責人記憶猶新。

  不搞傳統過剩産業,不搞影響生態的建設。抓三大産業集群,汽車、電子、裝備産業去年産值3434億元,佔工業總産值超過八成。抓戰略性新興産業,新能源汽車、雲計算物聯網機器人、頁巖氣、新材料等産業快速成長。抓現代服務業,培育極具增長潛力的優質項目。6月10日,總投資175億元的12個服務業項目集中簽約,“打包”入駐兩江。

  一座新城如何充滿活力?不是有公路、有産業、有高樓就行,還要有生態、有人文、有人氣。

  因為後發,規劃産業園區,兩江新區走的是産城同步、産城融合的路子。水土、魚復、龍興三大工業園區,個個都是集産業園、創新園、家園、物流園、生態園“五園”于一身,為産業入駐搭建優質的承接載體。城市開發建設,兩江新區秉持的是以“智慧+自然”的理念,依靠一項項環保、智慧技術的先試先行,打造兩江綠色生態版圖“升級版”。兩江新區——國家首批智慧城市試點;悅來新城——國家綠色低碳生態城區示範、“海綿城市”試點;水土工業園區——可再生能源集中連片全國示範項目……

  5年探路實踐,宜業+宜居,新城+綠城,潑綠築彩讓“生態兩江”成為越來越響的金字招牌。

  (原載于6月16日《人民日報》1版)

  (相關報道見5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