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淘寶賣家坐飛機到府求改差評 國外買家差評到底誰緊張?

  • 發佈時間:2015-06-16 16: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6月14日,一則《淘寶賣家坐飛機到府求改差評》的新聞登上了熱榜。因對自己在淘寶店舖購買的兩部手機不甚滿意,家住武漢新洲舊街的陳先生給予賣方“領域數位通訊”一個差評、一個中評。沒想到,地處深圳的“領域數位通訊”工作人員,專程坐飛機到武漢再到新洲,據傳對陳先生進行了威脅,並將此事鬧進了派出所。

  不過後來,事情又發生了反轉,有媒體報道説,根據淘寶客服及安全部相關負責人的最新證實,此事件並非賣家對買家的惡意報復,反而是賣家遭遇了“惡意買家”。

  不管事件的最終真相到底是怎樣,網購之後的評價,在國人眼中的確十分重要。很多消費者在網購時,都會以賣家的好評差評數量,來挑選最終下單的商家。而比較厚道的消費者,即便購物體驗不是非常滿意,通常也只是選擇在評價中説明商品的缺憾和不足,不會輕易給出差評。

  在國外的網購過程中,有沒有類似的打分評價系統,差評又會對商家的經營活動造成多大的影響呢?

  先來看看近鄰南韓。《全球華語廣播網》南韓觀察員南黎明告訴我們,在南韓,網購非常火熱,已經成為南韓最主要的商品交易方式。不過在這裡,商品的評論和打分産生的效果,跟中國恰恰相反,清一色鋪天蓋地的好評會令消費者對賣家是否造假産生懷疑,差評反而能夠提升商家的信譽度。

  南黎明:在南韓網購是十分火熱的,成為南韓商品銷售最大的一個平臺了。目前的網購已經企業化了,在南韓的大商場裏,尤其是服裝區,你可以看到眾多的網店被請進了商場,借助於商場線下被隔離的平臺在擴大自己的實力,而商場也借助購店低廉的價格和能夠最先反映流行趨勢的優勢,再進行轉型。鋻於這種情況,網路商務競爭也是十分的激烈。競爭當中最重要的兩點,一是商品的品質,二就是服務。以前網店也曾經有過雇傭打工的學生給商品評分的這種情況。但是很快人們就已經不信那種滿店讚美的那些商品評論了,反而對那些商品或者是對網店有些不滿意的評價的網店,更加讓人信賴了,證明這個商家沒有在商品的評價上做手腳,商家以評分來威脅顧客的事件,應該説是不很常見的。

  而在德國,由於消費者享有健全的法制保障,所以完全不需要買家用好評或者差評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兩周內可以無條件無任何理由地退貨;一旦網購商品出現品質問題,更加緊張的一定會是賣家。

  德國觀察員薛成俊:網上購物在德國如今比較普遍,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説,不僅是快捷方便,而且價格通常也比實體店裏便宜,所以這種購物方式是比較受歡迎的。德國對産品的品質監控比較嚴格,通常情況下,其獲得質監部門的品質認證才能進入市場。商家必須要對商品的品質負權責,換句話説,如果兜售品質不過關的産品,商家不但要面臨質監部門的處罰,而且還要賠償消費者的一切因品質問題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消費者購買産品後的兩周內,可以無條件無任何理由退貨,而且所産生的費用如郵費都由商家來承擔。我就在德國網購過幾次東西,其中有兩次感覺不是特別的滿意,一次就給他們的客服打電話,批好退貨單之後,很快就有車過來把貨物取走了,一切都非常順利。所以在德國,無論是傳統購物,還是網購,都不用擔心會買到假貨,即便是買到不稱心的産品,可以立即退貨,在德國,消費者就是這麼任性。

  我們再來看看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應該説澳大利亞的情況和中國比較類似,網路交易的評價體系通常包括信用評價、賣家的服務評級和交易糾紛三大塊。無論是賣家還是買家都比較重視交易之後的評分,對商家來説,即便是獲得眾多的好評,有限的幾次差評也會使他的信用評級明顯下降。

  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澳大利亞人現在也熱衷於網購,不過大部分的網上交易平臺它都不是澳大利亞本土的,像是eBay這一類的境外交易平臺,就佔據澳大利亞網上交易的大半壁江山。跟其他網上交易平臺的信用評級類似,澳大利亞人經常使用的網上交易平臺同樣也有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通常會涵蓋信用評價、賣家的服務評級和交易糾紛這三大方面。一般如果是明顯的惡意差評的話,澳大利亞的商家會聯絡客服客服在確認之後,就會把這樣的惡意差評取消,對於信用評級也會相當的在意,而且很多交易平臺是偏向買家。數量眾多的好評,但是再加上幾次差評的話,整個商家的信用評級就會明顯下降。總的來看,大部分澳大利亞人在網上做生意還是文明交易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